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话题,深圳翠园中学、肇庆中学(珠三角组)揭阳一中和潮州金中(粤东组)的同学们展开了一次跨区域的交流。下表为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哪两个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同学们所使用涉及的史料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
(2)本次研究交流的话题是“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请任选一个组别加入,列举出当地与海丝之路相关的一处历史遗迹,同时谈谈你对海丝之路的认识。
2022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名校
2 . 时代教育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引人深思。

材料一 魏晋以后,门阀政治影响选才,“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惟科举设进士、明经诸科,”进士以声的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力功,罕穷旨趣。”“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天下士子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科举遂成教育重心。

——改编自《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1860年代,奕䜣等奏称:与外国交涉,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设工同文馆,招考斗又、天文、算学,采西学、制于器力自强之道。

1898年,康有为奏称: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教之以算数国史、天又地理、化光电重、内政外交之学,惟恐其民之不智。吾之教民,束缚于八股帖括之中,惟恐其民之不愚。

清末新政时期,学者倡议:“教育一事,当全国划一,故以颁教育制度力第一要务。”督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拟学堂章程,颁行各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汇编》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是:军国民教育(偏于强身健体)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

——摘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一,概述隋唐科举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近代以来教育理念的变化。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2021-08-13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结合史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12-01更新 | 756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政治妥协已经普遍广泛地应用在解决国际争端当中。因此,我们只有全面地把握和利用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政治妥协的真正意义,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在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当中,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就可以利用政治协有效和平地解决问题,促进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康运行。

——摘编自中国(南方)学术网《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11-01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卷入希腊化世界导致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的一种复杂遭遇局面

领域事例
史学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作为人质被从希腊带到罗马,对罗马历史的编纂做出了贡献。他撰写的《历史》以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分析传统来书写,追溯了罗马在仅仅53年之内就迅速崛起为世界霸主的历程,还包括对滥用权力所进行的道德评判。
戏剧两位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从希腊化时代的新喜剧中获得灵感,把一些欢乐的因素注入罗马文学之中。他们作品提供的场景既可以让人看到日常生活常见的错误有趣的一面,也加强了罗马统治者在巨大新帝国里的贵族政治的价值。
哲学对罗马人最具吸引力的希腊化时代的伦理哲学是斯多葛主义,因为这一学说鼓励积极的公共生活,强调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同时也鼓励达到广泛教育这一目的。
艺术希腊化艺术影响罗马的公共品味。希腊艺术家不久移居罗马,分享富有的罗马人的自主。在罗马的富裕和希腊艺术风格影响下的修辞、文学都出现了。特别是在人物塑像方面所表现出的风格,大胆地表现出面孔上的皱纹,令人尊敬的雕塑——罗马祖先半身像的传统就是这样与希腊艺术融合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的被俘虏的希腊世界征服了捕捉者。以“罗马的希腊化”为核心内容,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语言简练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些学者对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获奖演说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发现人类珍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所占的比重
和平(Peace99
希望(Hope92
安全(Security 86
正义(Justice 85
责任(Responsibility 81
自由(Liberty 80
宽容(Tolerance 79
上帝(God49
真理(Truth38

——摘编自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6-18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后案)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016-11-27更新 | 408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0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测试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