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021·山东淄博·二模
1 . 唐宋两朝在中国休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知识分子的休闲文化

唐朝宋朝
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文士群体中盛行一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活动,如打毯、射猎、舞剑、歌舞宴饮、户外游赏等。休闲文化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皇室、贵族、官僚等社会.上层阶级仍然是休闲的绝对主体。集体性的宴饮、游赏、节日狂欢较为普遍,如一年一度的曲江游宴。文士热衷于参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息息相关,参与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士人欣赏牡丹,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士大夫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偏向文弱、静态的休闲方式,如棋类、投壶、捶丸等。休闲文化的主体逐渐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士大夫偏爱室内静娴雅致的休闲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为生活中“四般闲事”。士大夫已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中抽身出来,将视角更多的凝聚到自身,更多关注私人休闲领域。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士大夫赞赏梅花、莲花,如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摘编自肖潇《从文士到士大夫演变看唐宋休闲文化变化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对唐宋知识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变进行合理解释。
2021-05-05更新 | 838次组卷 | 9卷引用:考点1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29次组卷 | 64卷引用: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3·湖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体而言,从文明伊始到古代世界的终结,文明认同的总体趋势是向着法制化、制度化方向进步的。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诸帝国都有一种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主义,希腊人也以“城邦”标准来区分民族优劣、生活水平高低。但是,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希腊化”。与希腊相比,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就成熟和严谨得多。所以,同样是以武力征伐建立的区域辽阔的帝国,古代诸帝国对异质文明的认同方式和心态却有很大区别,这与不同帝国阶段的人类政治、法律等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

——摘编自史海波《古代帝国与文明认同》


提取材料中任一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5-19更新 | 451次组卷 | 5卷引用:纲要下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福建漳州·三模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各大国的首脑都对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提出过相应的理论。但是,谁都没有也不可能注意战败国、小国、弱国和穷国的利益,他们所奉行的都是代表不同国家利益的由大国划分势力范围、主宰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这是殖民主义政策的继续,也是小国、弱国没有取得独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附庸从属地位的必然反映。但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又会对原有秩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

——摘编自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史实,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10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四川绵阳·一模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模式,即“阶级斗争模式”和“技术进步模式”。

模式阶级斗争模式技术进步模式
内容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实现的。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创造较少取决于劳动的时间和所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取决于一般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摘编自安维复《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模式》


上述材料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提炼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其它模式,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炼出一种模式,且不与材料中的两种模式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11-03更新 | 773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下第1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过程,往往脱离不了西方现代政治发展要求和中国政治发展传统的逻辑这两种基本语境。然而,当我们在追究“中国问题”的根源,试图了解其发展脉络,描绘它未来的发展图景时,却也往往流连于对理想模式的关注,而忘记了中国最基本的政治需要,即处于竞争国际环境中对生存、发展的渴望。对中国来说,无论我们是尝试理解中国政治转型过程中古代政治文明与现代政治实践的困难与努力,或是力图解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结构,从而力图找到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制度与组织安排等逻辑,我们始终要记住一点,就是理解中国政治的需求:在今天,它表现为革命、民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但在昨天它却表现为其他问题,在未来,它还将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政治重心始终在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准这个重心,并由此满足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即推动政治转型,提供更多的合法性、体制与秩序。

——摘编自王安华《略论中国近现代政治转型的现实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政治转型”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28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7 . 碑坡村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市东,处于城乡交界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前后碑坡村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大队部(现村委会所在地)是村庄内的主要正式公共空间,是农民年终领取劳动报酬,村里组织村干部学习、民兵训练及放映电影的主要场所。

田间地头是该村最主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间,农民在这里被分派劳动任务、品评劳动质量、交换村庄内外信息。田间地头兼有生产和休闲的双重功能,同时不可避免的有着行政权力的参与。

村委会所在地不再是人们分取年终报酬的地方。改革初期,村委会前的空场是村民主要的娱乐场地——观看电影、电视等,行政权力的作用更加体现在其隐性指导上。

街头逐渐取代田间地头的位置,成为改革初期农民主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将一部分原来参与公共生活的时间用于看电视这种相对私人化的生活。20世纪末21世纪初,市政府在村周围修建了公路和公园,到公园散步、跳舞、健身成为了村民晚间主要的业余生活。

——摘编自鞠忠美《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前后碑坡村村落公共空间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予以阐释。(要求:至少概括出两条历史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21更新 | 367次组卷 | 8卷引用:纲要上第2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全国·模拟预测
8 .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间,见证了15位首相的更迭,下表为部分首相及其任内一些大事件。

材料

姓名&党派执政时间任内大事件
温斯顿·丘吉尔(保守党)1951—1955推行企业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巴黎协定》签订,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安东尼·艾登(保守党)1955—1957英国联合法国、以色列出兵埃及,引发“苏伊士运河危机”,但最终撤军
哈罗德·麦克米伦(保守党)1957—1963英属黄金海岸(加纳)、马未亚、尼日利亚等独立;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遭拒
哈罗德·威尔逊(工党)1964—1970
1974—1976
英属冈比亚、马尔代夫、圭亚那独立;
爱德华·希思(保守党)1970—1974英属阿联酋独立;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詹姆斯·卡拉汉(工党)1976—1979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为解决通货膨胀采取控制薪水涨幅政策,引发全国性罢工
玛格利特·希尔达·撒切尔(保守党)1979—1990英阿马岛战争爆发,英国最终取胜;推行减少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中英联合声明》签署,英国承诺归还香港主权
约翰·梅杰(保守党)1990—1997英法海底隧道通车;英国加入海湾战争向伊拉克开战
托尼·布莱尔(工党)1997—2007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参加北约对科索沃的空袭行动
戈登·布朗(工党)2007—2010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推动减少碳排放
戴维·卡梅伦(保守党)2010—2016英国低收入人群减税,同时改革福利体系;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脱欧”
特蕾莎·梅(保守党)2016—2019英国与美、法联合发动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英国经济长期低迷,每况愈下
鲍里斯·约翰逊(保守党)2019—2022英国大幅削减移民数量;发起“增进健康”运动;英国正式“脱欧”
上表反映了现代英国社会变化的多种信息。从表中提取信息,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表中史实及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023-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001次组卷 | 23卷引用:纲要下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山西太原·一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士”作为古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演变具有深厚的时代烙印,下表是不同时期“士”涵义及身份地位的发展变化。   

时期涵义
上古时期“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掌刑狱之官
商、西周、春秋时期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统称,职业多途化,有武士、文士吏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谋士等
秦汉时期称为士大夫,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东汉时期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
魏晋时期“士”固化为特殊的阶层
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
宋代以后又称衿士,是科举中有功名的人即举人贡生秀才监生进士未出仕者亦为此中人;宋代政治地位提升“士以天下为己任”要求与皇帝 “同治天下”绝大多数都从“四民”中产生;明代后政治地位有所下降

——摘编自冯尔康《先秦至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结术演变简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历史时期对“士”涵义的变化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解读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25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一第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