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史料大数据统计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材料二


——据杨奎松、董士伟《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统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于史料大数据统计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纽约时报》头条有人统计了1900年以来出现在《纽约时报》头条中最多的国家(地区)数据,制作了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三个阶段,自定主题,给予分析。要求:主题明确,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022-01-19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会借助于当下所有可用的智力资源对疾病作出解释。医学走过了从巫术到宗教、哲学以及最后到科学的漫长道路。医学充分参与了自然科学的伟大崛起.借此.它变得远比过去更加有效。在新的医学科学中,文明已经铸就了一件武器.人类可以用它来努力把自己从疾病的古老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把健康状况的改善全都归功于医学科学则大错特错。还有另外一些因素.也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

1681-1855年伦敦人口年度死亡率数据

时间

人口

年度死亡率(每千人)

1681-1690年

530000人

42%

1746-1755年

653000人

35%

1846-1855年

2362236人

25%

——摘编自[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与人类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这一时期英国伦敦人口变化为例,提炼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5-21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
计量单位
规定价格500文3贯500文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10贯30贯
与暹罗贸易价格5贯25贯40贯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20贯40贯10贯

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

——据陈尚胜《开放与闲关·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


对表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23更新 | 48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瓷器之路17世纪瓷器商路-从景德镇出发,经过鄱阳湖,沿赣江而上,经清江、吉安到赣州,后通过广东南雄顺北江而下,运送到广州,进而通过海路形成全球性的瓷器贸易
瓷器贸易以景德镇为核心,构筑了世界性的陶瓷贸易路线,并形成了广州、澳门、马尼拉等著名的世界性贸易的中转城市,也成就了世界性的瓷商群体。据欧洲学者统计,在1602年到1682年八十年间,有一千二百万件瓷器被荷兰商船运送到荷兰和世界各国,其中绝大多数是景德镇瓷器
瓷器生产在学习和模仿景德镇陶瓷生产技艺基础上,福建漳州、浙江龙泉等窑口出现了专门生产出口青花瓷的基地;以景德镇为模板,诞生了世界上所有的著名陶瓷产区,如日本的伊万里、荷兰代尔夫、法国利摩日和德国迈森等
瓷器文化在东南亚许多地区,来自中国的瓷器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中东地区壁画中大量青花瓷器出现。瓷器的广泛使用推动欧洲形成了分餐制。许多欧洲君主和上层贵族以拥有中国瓷器而感到骄傲,出现了专门鉴定中国瓷器的专家

——摘编自李松杰《商路、商帮与景德镇陶瓷文化海外影响力构建》等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商路、贸易和文化”,提出一个论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7-08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5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学界对20世纪前期我国乡村的发展状况多有考查与记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后,长期“沉积”乡村享有一定特权、也承担各种公共职责的绅士阶层,开始纷纷移居城市、投资商业,而一些暴发的、缺少文化的“土豪劣纱”逐渐兴起,“使(乡村)风俗更加败坏,而吏治亦愈不易言”。1925 年,章太炎指出:“自教育界发起智识阶级名称以后,隐然有城市与乡村之分,城市自居于智识阶级地位,轻视乡村。”若以1821- 1830 年间全国农作物亩产量指数为1001891-1911年间为781931年粮食作物亩均产量为270.09 斤,比清代中叶的367斤下降了26.2%。由于大批无地农户无力租种土地,耕地荒废面积增加率若以1914 年为1001930年已达3231917 年据农商部调查统计,全国有36%的农户耕地面积不到10亩。江苏昆山佃农的比例由1905年的57.4%上升为1924 年的77.6%。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对全国22850县所做的调查表明,借钱农户占全体农民户数的56%,借粮户占48%。许多农民在难以生存的情况下,走上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道路。据193321省有报告资料的县份统计,离村农户均占该县农户总数的4.8%,高者达12.2%。

——据张福记、陆远权《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简论》等


概括20世纪前期我国乡村发展的状况并加以阐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数量表

朝代录取数据资料   来源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开科268次,秀才29人,进士6427人(统计不完备,应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1580人,据史实统计修正应为20619人,唐代共有369名宰相,80%出生进士据《文献通考》及《登科记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
宋朝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据《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及《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
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
元朝开科16次,计1139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33人;有籍贯可考状元12人,南方2人,北方10
明朝开科92次,计24636人,将近一半是寒门弟子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9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90人,南方80人,北方10
清朝开科114次,计26888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114人;有籍贯可考状元114人,南方99人,北方15

——据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05更新 | 77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