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下列图示描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见下图)。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冲击”“反应”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阶段划分进行阐述,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否定、修改或补充,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从15世纪以来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标志算起,到现在的500多年间,经济全球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三次具有不同特点的经济全球化。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是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殖民统治的时期。

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是东西方两个阵营相互对立的时期。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是一些西方大国严重削弱、新兴经济体发展壮大的时期。

未来要实现的新的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是第四次经济全球化,它应该是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形成新的形态。

——摘编自滕文生《经济全球化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上述某一历史阶段,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命运”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基于不同的标准,学界对国际法史进行了不同的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序号学者观点
德国国际法学者李斯特分为六个阶段:第一,古代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第二,1648年至1815年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第三,1815年至1856年巴黎会议;第四,1856年至1878年克里米亚战争;第五,1878年至1900年海牙和会;第六,1900年至今
奥地利国际法学者菲德罗斯分为九个部分:西亚(近东);地中海地区;欧洲的基督教国际社会;阿拉伯哈里发、伊斯兰国际社会和土耳其帝国;欧洲的列国体制和“古典国际法”;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后的国际法;印度的列国体制;东亚(中国和日本);世界的列国体制和普遍国际法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泽伟分为四个时期:国际法萌芽期(远古至1648年);近代国际法(1648—1914年);现代国际法(1914—1945年);当代国际法(1945年至今)
分别指出各学者对国际法的划分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学者的划分依据加以说明。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

时间史实
汉朝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226年,大秦商人来到建业,西晋初年又派使者来到中国波斯、大月氏朝时期的商人、使者不断来华。445年,波斯王朝遣使来华佛教传入并不断发展,印度等国的僧侣来华传教。日本、朝鲜多次派使者来华
唐朝日本、朝鲜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长安求法。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商船渡海入宋。明宋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元朝元初,高丽从中国购经籍一万多卷。元朝和日本两国僧人互相访问极为频元朝繁,来华日僧仅知名者即达220余人1299年,妙慈弘济大师把程朱理学传到日本,长期成为日本统治阶层的思想武器。马可·波罗来华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明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
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1840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年前)本国广泛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
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任选一个角度,评述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要求:写明角度,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西方
中国历史上对于“法”的强调总是与加强君权联系在一起,“君权”一直是法的核心与最深刻的根渊,这种法律文化体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人一法一人。在西方,法的制定其最终目的是被用来限制君权.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法律,法律的制定、修订亦须遵行法定的程序,法由手段上升而为目的,变成一种非人格的至高主宰,其公式可以表现为:法一人一法。
在中国,“礼”对于“法”有着深刻的影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长幼亲疏被认为是永恒的秩序,法律常常只是附加了刑罚的伦常。西方的价值取向总括起来可以说是财产决定身份和等级,进而再影响权利的分配和享受。
中国古代法律主要表现为“刑”,目的是镇压百姓。因此,古代社会民众一直就是谈“法”色变.视讼事为畏途,唯恐避之不及。西方的法律自始就包含了很大一部分“权利”和“正义”内容,其民事功能不可忽视,因此,法常常被看成权利的保障。

——摘编自李光宇《中西方法律文化特征之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西方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以“从历史地图中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由很多股力量竞争或竞合前进的,一个时期并非只有一个调子,而是像一首交响曲,有很多调子同时在前行。我们书写历史,往往只着重当时的主调,而忽略了它还有一些副调、潜流,跟着主调同时并进、互相竞合、互相影响,像一束向前无限延伸的“纤维丛”。如果忽略了这些同时竞争的副调、潜流,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当时的主流。

——摘编自王泛森《执拗的低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的某一历史时期,自拟论题,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资本便揭开了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国际贸易开始从过去地域性的洲际贸易、从西欧、从环地中海区域逐渐扩展到非洲、亚洲、美洲及大洋洲,而在资本夺取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的武器—大机器工业。工业革命以其创造的巨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开拓市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主义体系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商品流向世界各地,世界各地资金、原料又汇聚到工业发达国家,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林钧海李建军《论工业革命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国家角色”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定位,是国家对自身实力与外交关系的审视,也是国家对自身国际形象的建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国家角色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观念表述

年份《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节选
1988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改革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是否能够走向和平、稳定和发展,会对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中国的改革和建设也将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1989从国际条件来看,全世界正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这种变化总的来说对我国是很有利的。我国有可能争取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以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和四化建设。
1999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在不断强大和成熟,我们的任务也更重了,对于历史、民族和人类所承担的责任更大了。
2000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建设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拥有全人类l/5的人口,在新的历史创造活动中责任重大。
2005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6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大国理当对世界有新贡献。
2013这一年,我们扬帆致远,开创外交新局,“一带一路”联通四海,雁栖湖水拥抱五洲,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16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智慧引领世界。
2018世界上仍有战争、贫穷、不公,还要我们完善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

——摘编自韩红星、陈锦《中国国家角色的变迁: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划分阶段准确,角色定位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对美洲和英国自治领的影响比它对亚洲和非洲的影响深远得多。实际上,这种“影响”是如此广泛、如此具有戏剧性,以致称其为彻底的欧化更合适。千百万欧洲移民蜂拥而入,占据了西半球和南太平洋中人烟较稀少的地区,人口稀疏的土著居民或是被消灭,或是被赶走。欧洲人给土著居民带来了欧洲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信息,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