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背景人物主张
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兴起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反对教会神学对人的束缚,凸显人性尊严,追求现世幸福
17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专制王权日益强化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抨击君主专制,制定法律应合乎理性、三权分立

上表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相关内容。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历代支付方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时期支付方式基本描述
秦汉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汉武帝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北宋北宋初年,四川由于铁钱使用不便,民间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
明清明中期以后,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清朝大额交易以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
民国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新中国建国以来,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21世纪进入21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研究手机支付技术,并在2007年推出了手机支付服务。目前,中国的手机支付市场已经拥有超过2亿活跃用户
请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支付方式的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023-07-16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采取了一定的民族政策,其中主要有战争与和亲这两种对立的形式。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关系处理得好则国家兴盛,处理得不好则国家容易走向衰亡。每个民族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原王朝若是与某个民族(特别是比较强大的族群)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危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尖锐一缓和一交融”的循环之中,尽管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冲突,但民族团结和民族交往、交流始终是主流,国家统一始终是总趋势。

——摘编自吴东风《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东西方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路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人民强烈追求着政治上的和平与经济上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纵观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史,可以说中西方各领时代风骚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西方却后来居上,这其中的道理是值得当代人探究的。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技属于农耕文明,而西方的科技属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更加优越的。

——摘编自陈文斌《品读世界科学史》


材料包含着诸多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7-10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一书中指出∶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表层信息),更能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信息(深层信息)。不过,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虽然是惊人的宝藏,但也隐藏着难以察觉的"陷阱"。

119588月《人民日报》对全国各地竞相夸耀粮食产量的报道;图2是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有关集体农庄的宣传海报。



图一 图二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01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姓氏,这个姓氏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和身份,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在中国,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和演变充满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则实行分封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
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姓氏的起源和演变”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9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发展举措简表

时间经济政策或举措
1950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19531957“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19561966中共“八大”明确的主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197820世纪末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经济特区;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1世纪初期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上表中列出两项经济政策或举措的关键词,并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2-0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翰林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材料相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此类题型答题模式:什么类型史料、几手史料+史料反映了什么内容+可以用于研究什么+史料评价)
2023-08-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材料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带头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相继登上政治舞台,进行政治近代化的尝试;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激进派又祭出“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以求救亡图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局部自拟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存在两个最独特最鲜明的现象:一个现象是社会结构的停滞性。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一直到清朝,社会组织方式一直保持着基本相同的形态。另一个重大现象是社会的周期性大动荡,每隔两三百年,中国社会都要发生一次社会结构毁灭性的崩溃,然后又奇迹般地重建。我们提出的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假说,正是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购,揭示周期性大动乱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内在联系。这种超稳定系统特有的组织方式,使得每个王朝鼎盛时期,都呈现出高度繁荣,但是也造成了它在演化中的动态停滞。

——摘编自《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结合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一个或者整体)进行评析。(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