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内在机理。

——摘编自周志文、周志钧《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思考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评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新陈代谢过程,其间有量交、渐交,也有质变、突变。如果说,古代中华文明大都处在量变、渐变之中,那么近代中华文明则不断发生质变、突变。18世纪、19世纪之交,西方资本主义咄咄逼人地向东方拓展,而中国却以其悠久历史铸成的惯性与自尊,力图维系封闭格局,因此冲突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将这一冲突以血与火的形式彰显于世。中国战败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商品、炮舰、鸦片和不平等条约将中华民族裹扶进世界统一市场,中华文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与异质文明即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灵与肉、笔与剑的交锋中,中华文明才实现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型。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明五千年》


围绕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近代史的相关历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从史出,逻辑清晰。)
2024-0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十七年山水画题材变迁相关论文一览表

时间作者题目主要观点
1950年第1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1.用现实主义改造国画,创作要与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相结合。
2.农村题材
1950年第1叶浅予《从漫画到国画(自我批判)》打破八股题材的限制,走现实主义道路
1956年第5子泉《我看了第三届国画展览》发扬传统中的优秀成分
1961年第2《关于山水、花鸟画问题的讨论》对山水、花鸟画阶级性的全面分析
1966年第2华君武《以政治统帅创作—华君武同志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华北区年画、版画展览观摩会上的发言》领导、作者、群众相结合,政治统帅

——摘编自王跃奎《新中国十七年山水画从题材之变到笔墨之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以中国画为例,围绕“文化改造”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属于执政党直接的对外组织传播,因此有很鲜明的特征和研究价值,如下表所示。

时段时期主要特征
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为新中国发展建设和外交外事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主要任务是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争取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
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周边环境、安全环境、舆论环境,构建对外关系新格局
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外交外事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杨洁篪《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外事工作的光辉历程和远大前景》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战争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文化的暴力交流。每一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可能造成局部文化的衰退,却常常成为促进人类整体文化进步的契机,体现了自然法规的优胜劣汰。

一一摘编自《战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02更新 | 108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即敢于公开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确保党始终前进在正确的政治路线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勇于自我革命的列宁”

1918—1920年,为了适应战争的形势,集中一切力量粉碎国外武装于涉和国内敌对势力的叛乱,俄共(布)和苏维填政权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为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新生的苏维块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严重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面对这些问题,列宁认为“犯错误对一个先进阶级的战斗的党井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虚伪地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和纠正错误"。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深刻检讨,并要求纠正它。列宁指出:“我们必须立即向广大农民群众表明,在决不离开革命道路的条件下,我们准备改变政策,使农民能够感到布尔什维克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马上改善他们不堪忍受的状况。”这一政策便是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王一娟、俞良早《列宁关于俄共(布)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和思想》


根据材料,运用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相关史实,围绕“勇于自我革命的列宁”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023-07-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三者是紧密相关的、缺一不可的。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过程,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确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和确立的准备和条件。

——摘编自王雷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评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7-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概况

古代

公元前4世纪,托勒密一世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建立博学园,专门用来收集和存放亚里士多德学院里遗存的珍品。作为博物馆的最初形态,虽然它具备了博物馆的首个职能——收藏珍品,但此后很长时间内的博物馆活动都处于与公众无关的封闭状态下的秘藏活动。


1617世纪

16世纪,西欧国家出现了存放收藏品的专门建筑,既有向心的大厅式建筑,也有条状的画廊。人们重点收藏绘画和雕像,还有各种自然科学实物,如岩石标本、珊瑚。动物、植物等。但雕塑艺术品多摆放在露天的院落或凉廊里,成为私人住宅或园囿的装饰物

1819世纪

18世纪,法国政府将收藏在皇宫中的艺术珍品变为国有,并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欧洲其他国家的国家博物馆以及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1785,德国学者参观曼海姆博物馆后称,“每一个来访者都可以毫无限制地,自由地欣赏那些古代珍藏"

现代

20 世纪初,西方出现了博物馆建设的高潮期。博物馆建筑一改过去追求宫殿式的。过分奢华的装饰作风,强调外观简洁和大窗户。20世纪30年代后,博物馆建设运动的重心转移到北美地区。1933年,芝加哥建成规模宏大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摘编自韩宝山《西方博物馆建筑发展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博物馆的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7-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是改革与变法,就必然带有主观能动性,都是用人的主观意志来改造现实世界。综观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社会处于剧烈震荡转型时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二是由于国家出现了统治危机或积贫积弱,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三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偶遇突发事件而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改革。由于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改革结果不一。

——摘编自马道军《中外改革和变法的规律性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点一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观点二传统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统治支配着整个社会,因而“自秦汉起,从皇帝、郡守、县令到乡三老、亭长、里魁就形成了一整套的统治体系”。
观点三19世纪以来某些西方观察家提出:中国的村社是“地方自治主义式的民主”或者是一种“自由的、自我管理的社团”。这种想法已绝对不可信。
观点四传统的乡村治理的常态既非“自治”,也非“专制”,而是实行“官督绅办”观点五在清代中国,地方权力只在官吏与士绅之间进行分配。

——摘编自郑卫东《中国乡村“双轨政治”的变迁》


结合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楚,表述清晰)
2024-01-12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