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雍乾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虽然基本上沿用明代以来的农具,如犁、耙、镘、香(锹)、铧、铁搭、田荡、长镜、钱铲、锝、耨、钼等,但是出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这些农具较之明代都有所改进,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如这时的犁与明代的相比,部件减少,操作更加方便;铧的面积缩小,减少了耕作阻力,犁壁扩大,增大了耕作幅度,提高了耕作效率。在南方,如松江府的农业生产,普遍使用耕牛;在耕耘除草技术上,实行“三耘”。他们宁愿“少种多收”,也不要广种薄收。史称:种稻,“南土多收两熟者,上熟厚下熟薄。上熟移秧栽芸如他处早稻,六月中旬获,先十日撒种禾下,获去上熟,下熟秧长四五寸,以锄芸之,如治早种法,八月秒获,仍种大麦名三月黄者”。这是二稻一麦轮作复种一年三熟制,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至300%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03-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苍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2月开学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始末

时间经过
1912427吉林省临时议会成立。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议会有议决地方法律、预决算、地方税收,答复地方政府咨询,监督地方行政,弹劾违法官吏等权力
329
420
吉林都督陈昭常两次任意修改银元银与吉平银(吉林地方货币)的比价,给吉林金融、经济造成了极大混乱
630吉林省临时议会去电大总统、参议院,弹劾陈昭常贻误地方、违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四事,请予陈昭常辞职
730吉林乌拉镇农务分会、商务分会、议事会、董事会分别上书陈昭常与议会,请求“陈督自今而后拥护议会,博采群言,挽回议会代表……化除官民猜忌”
此后吉林省临时议会大量列举陈昭常违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信用亲信、纵容官吏贪赃等事实情况进行弹劾
1913
613
袁世凯批准吉林都督陈昭常辞去都督兼民政长职务

——据李万彦《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民国初期的社会政治进行评析。(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是一次重新寻找民族自强道路的爱国运动;是一次呼唤“人的解放”的启蒙运动;是一次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大旗,“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力图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与世界潮流接轨,实现“人”的近代化的运动。

——摘编目沈世锋《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根据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交通运输发展与崛起情况表。

国家

交通的地位

基本概况

英国

近代交通革命与大不列颠的称雄当英国获得“世界运输者”绰号的时候,他们也常常骄傲地自称为“世界工厂”。19世纪20年代以来,占世界工业产品一半的英国货中,又是一半内销,一半外销。

德国

运输技术更新与德国的跃进德国火车头的动力由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1866.年制成发电机后,内燃机车又开始被电气机车取代。火车动力更新,也促进了整个运输业发展。

美国

交通先行战略与美国的致富空中运输是20世纪新兴的交通事业。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并试用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飞机工厂有24家,年产2万余架。1930年,飞机工厂扩大为122个航空公司,航线近25000千米。

日本

运输优惠政策与日本的崛起明治政权以其“打破旧有陋习”和“向世界求取知识”的行动口号,特别优遇那些水陆交通运输的经营者;凡建筑铁道所需的土地,可以免征其租税,造船所需资金,每年可向政府领取25万元以上的补贴等。

——摘编自郭正忠《交通与文明——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交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的形成都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这个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域文明的产生。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等,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

——摘编自张宁、张纯成《浅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9-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近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阶段名称

特征

15—16世纪

准备阶段

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欧发生,农业文明逐渐瓦解,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产生现代化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

17—19世纪初

启动阶段

第一步是在思想、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1819世纪初西欧创造出一个新的生产力,引导出一种新的文明

19—20世纪

成熟与全球扩张

西方显然已领先世界其他地区,“现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与殖民侵略同时扩张,起到了为现代化做铺垫的作用,“殖民主义”承担了马克思所说的“双重的使命”

二战以后

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现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以往现代化模式的新动向,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方面都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

——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任意一个西方国家为例,简述其近代化的四个阶段。(要求:时间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永远都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你是否赞成上述观点,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正确、合理,史论结合)
2023-09-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夏、商政治遗产的基础上,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在强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前提下分封诸侯。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天下”“禹迹”为核心的疆域认同。在“天下”范围内,正统或共主地位成为历代王朝的共同追求。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最初体现为天命观。西周铭文及《诗经》《尚书》,皆称文王、武王“受命”。“受命”的关键是敬德保民,天命所归必是民心所向。春秋时期,诸侯亦可称先祖“受命”,“天命”不再是周天子专利。周人自称“我有夏”“我区夏”,追慕夏人所奠定的文化传统。春秋时期,中原诸侯亦以“诸夏”自居,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管仲也强调“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面对春秋战国混乱的秩序,齐桓公“一匡天下”,楚庄王问鼎中原,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兼并战争带来连锁反应。战国七雄纷纷变法图强。变法的主题不外乎强化君主集权、尊贤、尚法、富国、强兵。在时代巨变中中央集权已呼之欲出。春秋战国商业空前繁荣,商人活跃于各诸侯国间,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无论是中原诸国还是与“蛮夷戎狄”杂处的秦、楚、吴、越等,都继承了商周以来的汉字系统、文化典籍和礼乐文明。各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与扩大。

——摘编自陈民镇《春秋战国的基本走向》


根据材料,围绕“春秋战国社会转型”自拟一个恰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29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与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图为某一研究主题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档案
1上海市档案馆藏档,上海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Q5
2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北平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J002
二、近代报刊
1申报
2新青年
三、专著
1唐宝林等:《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李剑农:《中国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期刊文献
1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历史教学》,2007年第7
2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
根据参考文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论文可能的研究主题,并阐述理由。(要求:使用不少于三种类型的参考文献,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24更新 | 16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 柳州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反应

鸦片战争

新思想萌发、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玄革命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危机与反应”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信息,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