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在江有生的笔下,波澜壮阔的具有史诗意义的行动,浓缩成一个极具代表性且真实、亲切的场景。期盼美好生活的老奶奶手中的尺子,和测绘队员手中的尺子在这里相遇了。这是一次真实的相遇,也是一次精心设计并不留设计痕迹的不期而遇。漫画《两把尺》在向读者传递精神、传递力量的同时,确立了作品本身的史诗级地位。

——摘编自肖承森《致敬筑梦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6年3月6日,英国画家莱斯利·伊林沃恩·吉尔伯特发表的漫画《铁幕下的窥视》。地面英文字母“EUROPE”为欧洲,幕墙上的英文“NOADMITTANCE BY ORDER JOE”为“严禁入内——来自斯大林的命令”,远处的指示牌上写着“To Russia”(通向俄罗斯)。右下角含着烟斗,一手掀起幕墙底边向里张望的是丘吉尔。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3 . 历史漫画解读
1:《来自西边的风》(1948
英国漫画家
2:《“窒息的”英、法、意市场》(20世纪50年代)苏联漫画家
内容描述:云端之上的西风神(ERP,马歇尔计划缩写)正鼓起腮,向寓意欧洲(Europe)的大风车吹来劲风,大风车转动起来,驱散了欧洲的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内容描述:象征美国的人坐在装有英国货物、法国货物、意大利货物的货摊上,将货摊压得几乎倒塌。该漫画的意图是说明美国垄断资本趁它的竞争者衰落的机会,在战后夺取了世界市场的一大部分。
结合以上两幅漫画及所学知识,谈谈历史学习和探究应当如何运用漫画类型的史料。
2024-02-1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查缺补漏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漫画: “这回轮到你了德意志!” (1919年7月13日)

新闻照片《法国人的耻辱:二战投降的一幕》
观察两幅漫画,提取关联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19世纪至20世纪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   《超重》漫画中美国总统威尔逊面带微笑, 充满期待,躬身将一个写有“国际联盟”字样的粗大且沉重的橄榄枝交给了一只和平鸽。威尔逊总统对和平鸽说:“这根橄榄枝给你,现在赶紧忙活起来吧。”而和平鸽却说: “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 。

《先生, 能带我进去吗?》的漫画中, 罗斯福、斯太林和丘吉尔=巨头正在购票进入安全新闻影院, 而漫画左下角象征小国的一群儿童被拒绝入内。 剧院的门楣上写着“投票权和否决权” 。

《神奈氚冲浪里》是对日本名画《神奈川冲哏里》的二次创作。 白色的海浪变异为人类畸形的手指、扭曲的婴儿、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在大海里苦苦挣扎。船只上装载着带有放射性符号的铁罐,身穿防护服、 头戴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 正把核污染水一桶桶倒进大海。

观察上面三幅图片和说明, 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 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 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山东·模拟预测
6 . 如图为清末的一幅新闻漫画《婚姻自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画新闻舆论时事报》(1909年6月22日)


提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023-10-3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3月,《小丑》杂志上发表了米勒的一幅讽刺漫画(图6),它所反映出的中欧关系的实质在西方舆论界和外交界很有认知代表性。漫画中,一个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笑容高傲,摇晃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保姆说道:“只要系统地进行教育,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强调了“教育者”的行动重点。

——李牧群译《严肃的幽默一漫画中的历史与世界》(俄文翻译版)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末的西方人对中欧关系实质的认知。(回答时要明确指出西方人眼中的中欧关系实质,并对其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进行阐释。要求:认知明确、史论结合、自圆其说,说服力强;限300字以内)
2024-02-24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中国青年》第126期封面,19266月出版,封面是丰子恺的画。画中一个青年战士骑在一匹战马上,意气风发,挽弓搭箭,准备发射。这幅画取材于历史上“射塔矢志”的故事。史书记载:唐代,青年将领南霁云突出敌军包围,向贺兰进明求救。贺兰不肯出师相救,但欣赏南霁云之壮勇,“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面对美食,还有席前的美女歌舞,南霁云厉声说道:“此矢所以志也。”这幅画从《中国青年》第126期到第146期,整整刊登了二十一期。

——摘编自刘一丁《中国新闻漫画》

提取材料中的图文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简要评析《中国青年》杂志连续以丰子恺这幅画作为封面的现象。(要求:评述合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分别是国民党、共产党的机关报。下面是《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概括

《中央日报 》大约30篇。毛泽东抵渝前,抓住蒋介石发电报三邀毛泽东一事进行大力报道, 如《美报再责中共不应存心捣乱》《蒋主席三电毛泽东促行》等。毛泽东抵渝 后,除发表国共两党代表人会晤协商的消息外,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 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也力求简单,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心地位。
《新华日报 》不下60篇。在毛泽东去渝之前,在舆论压力下积极回应,如《应蒋主席之邀商团结大计毛泽东同志将来渝》等;毛泽东在渝期间,报道集中于毛泽东一 行人抵渝引发了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判的进展情况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 的活动这三方面。如《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蒋主席前晚欢宴毛泽东同志国共领袖昨日晤谈》等。

——摘编自许爱超《多方媒体视角下的重庆谈判研究》

   

注:漫画上方是由喜庆的灯笼组成的“双十"字样,灯笼上写着“庆祝胜利”“联合国胜利”"中华民国万岁"等字样。漫画下方的人物,一手拿着笔、尺和圆规,一手拿着镰刀、锤子和铲。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赏析如图漫画《庆祝后该是努力建设的开始》。(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幅漫画

   

          历史的镜子(朱宣咸)

——漫画选自《朱宣咸作品选》


结合所学知识,以“历史的镜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风向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