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西方足球运动发展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中世纪最初的足球活动与宗教性的日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参赛者大多为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宗教相关人士和国王多次发布禁止开展足球运动的命令,但足球活动在下层民众日益流行开来
16-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英国逐渐解除了足球禁令,足球逐渐在英国站住了脚
18世纪18世纪末开始,足球运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被引进英国公学,多种游戏规则得以制定
19世纪1863年世界上第一个足球协会——英国足球协会——成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足球诞生了
1870年已经有39个俱乐部加入了英国足球协会,而这一时期主导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主体是中产阶级
19世纪晚期新兴的工业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工人足球俱乐部
1883年完全由工人阶级运动员组成的布莱克本奥林匹亚克斯队获得了英国格兰足总杯比赛的冠军,象征着足球运动的中心向工人阶级转移
1888年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联赛——英格兰联赛——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20世纪1904年国际足球联合会成立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举行

——据张德福、崔永智《外国体育简史》等整理而成

从表格任选3条或3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信息,论题准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罗列了史学界对汉初黄老思想的两种不同观点:

观点代表人物及言论
基本
肯定
陈克明:汉初黄老思想居统治地位,稳定了社会经济,为巩固国家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对历史前进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至本:在黄老思想指导下,汉初的阶级矛盾逐渐缓和,动荡的社会环境重新趋于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卞直甫:汉初统治者采用“不尚繁华,清简无为”的黄老政治,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以文景二帝实行各项措施更为突出,贯彻黄老政治最为得力,史称“文景之治”
有利有弊说林建:汉初黄老无为思想主张限制、少干涉,虽然经济得到恢复和繁荣,地主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农民所受剥削和压迫没有减轻,并且日益陷入贫困境地,出现大量流民问题
杨育坤:黄老政治产生的积极效果不容否认,但由于无为、放任,也给了侯王和富贾豪强扩张、为非作歹的机会,从而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其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上述两种观点对黄老政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褒奖程度有所不同,对其利弊得失的评估存在很大差异。结合表格中的文字信息及所学知识,从上述两种观点中任选某一观点或自立新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列出核心观点,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划分依据及主要类型。

划分依据主要类型
社会性质和面临的革命任务殖民地争取政治独立,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宗主国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半殖民地的斗争矛头首先指向本国的封建王朝或独裁政府,进而打击其背后的帝国主义者
斗争方式、革命道路坚持武装斗争道路或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赢得革命胜利或民族独立;通过武装斗争与   政治谈判相结合的方式赢得独立;通过非暴力的和平发展道路赢得独立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为核心;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领导力量的性质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由爱国的王公贵族和酋长领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国家,从表格所列举的四种划分依据中选择三种,说明该国家在这些划分依据中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2024-05-27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不懈探索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逐渐形成“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演进脉络,此间每个阶段都展现了党在我国背景下应对治理复杂性的不同策略,社会治理相关理论得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如下表)

时期

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注重发挥工青妇、农会组织以及其他群众性组织的作用、通过有效社会管控实现政党、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有机融合,将乡土社会整合成高度组织化的政治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政权学说应用于本国实际,创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制定了宪法等,在法律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基层自治组织迅速建立。随着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城市形成了与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单位体制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治理采取了双轨策略。一方面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特别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另一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对社会管理的认识随之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治理”概念,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由“管理”至“治理”,其内核是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范围和重点等维度的巨大转变,是对我们党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矛盾所取得经验的深刻总结

——摘编自金祎《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格信息的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因此,该学者绘制了下表


中华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主体和区域中华民族,中国。欧美
海洋文化特质和精神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开放开拓、冒险探索;殖民扩张、抢掠征服;自我伸张、商贸谋利;海权优先、控制海洋。
海神形象中国海神妈祖—和平之神: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的和平女神。希腊海神波赛冬—征战之神: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
名人名著名言“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黑格尔);“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
历史上的国家行为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海洋殖民扩张。
族群行为出洋华人海外谋生,安分守己,艰苦创业。北欧海盗的抢劫掠夺。
经济行为谋利思义唯利是图
海洋行为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美国推行海洋霸权。

——整理自张开城《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依据表格信息,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出发,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2-05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宋史研究涉及到的部分文献史料

《宋会要辑稿》政书类,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记载了宋朝的典章制度。
《东都事略》南宋孝宗时王称撰写,记载从太祖赵匡胤至钦宗赵桓共九朝的历史,附录八卷,包括辽国二卷,金国二卷,西夏二卷,西蕃、交趾各一卷。
《涑水记闻》司马光撰写的语录体笔记,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宋太祖至宋神宗的军政大事、朝典政章。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风俗人情、日常生活情景。
《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会集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
《朱子语类》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理宗时黎靖德以类编排。
《象山集》收录陆九渊往来书信及短篇杂著等,由其子陆持之编成。
从表格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说明选题的意义和史料选择的理由。
8 . 新中国国家安全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思想和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见下表。

时期主要论述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中国联合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0世纪70年代初至中共十二大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是人类事务中的普遍现象;防范苏联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发展经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运用多种手段全面维护国家安全。
中共十二大至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海湾战争至今1999年江泽民指出“新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战争与当代国际安全》


结合所学,试选取表格所列任一时期或多个时期,以"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线性文化遗产——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内的文化遗产族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 记忆遗产——世界范围内正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
我国有多项遗产列入,如下表:
遗产种类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
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记忆遗产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

请你以表格中的一项遗产典型代表为例,说明这一类型的遗产为何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2021-09-0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厦门的鼓浪屿在近代逐步沦为列强的公共租界,其遭遇成为近代列强全面入侵中国的缩影。为了反击列强侵略,鼓浪屿人民开展了种种抵抗斗争。(见下表)

沉沦抗争
时间事件背景时间事件抗争方式
1842年之后
鼓浪屿地区,外国侨民大量涌入,洋商、洋货更是比比皆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1905年因美国虐待残害华工,鼓浪屿人民愤怒冲击美国领事馆,并割断其国旗旗绳。暴力斗争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以后,进一步提出对厦门的侵略要求。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923年著名华侨黄奕住筹资金30多万元,创办“商办厦门电话有限公司”,用以改变日本“川北公司”垄断鼓浪屿电话业务的现状。经济斗争
1901年清政府提出优先将鼓浪屿给美国人为租界,美国人并未独占,而是伙同列强共同策划了“鼓浪屿公共租界”事件。1929年林尔嘉是鼓浪屿地区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他在控诉海关税务司的案件中,先是陈述税务司的犯法事实,接着又提出税务司系中国雇佣官员,其所犯罪行当然适用中国法律。

——摘编自肖丽红《近乡情深:深挖地方史,开展“亲民”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摘编表述样式完成①、②两处表格内容的填写,并分析②处斗争方式出现的原因。
2022-02-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1-2022学年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