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大诗人杜甫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史诗”。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的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绘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下面对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杜诗的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B.杜诗情感彩浓厚,无法作为史料使用
C.杜诗作为文学史料可以证史、补史
D.杜诗作为二手史料,可以起到诗文证史的作用
2 . 学习完“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课后,同学们对古罗马奴隶是否不具有任何权利展开了探究,并撰写了如下记录

一组: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二组: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

小组探究中所运用到的参考资料: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小组探究所引用的“参考资料”中,哪些是一手史料哪些是二手史料(写序号)
(2)在一组同学的①②③④条记录中,哪几条属于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哪几条属于研究者本人的评价(写序号)
(3)结合二组同学的记录,请你解释一下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独秀在1918年《新青年》中称义和团是“怪物”,在1924年《向导》中说义和团排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可知(     
A.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B.口述史料必须与学术研究结合
C.多种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4 .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遂而质疑其真实性。对此,某高中历史研究小组搜寻到下列史料并进行探究。该研究小组的探究(     
A.全面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的侵略B.表明口述证言皆客观真实
C.说明遗址史料最具有历史价值D.实证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5 . 下图两则史料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广州城郊),复行扰害。   ——《广东军务记》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600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

吴楚芳:(1952年)解放军工作组驻在村里,斗那些地主恶霸。……群众意见大的就斗他们(村里的保长、甲长),然后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是按人头分的,我们家分了四五亩田,劳动力包括我爸妈、我,还有两个弟弟。

吴华发:19541955年龙塘村成立互助组,分3个互助组。互助组开始时,都是十家八家一组。……我家是1955年年尾入组的。……1956年年头就联组了,成立一个低级社,就是初级社。……后来又分成两个队了,太龙(人名)一个队,麦甲子(人名)一个队。

何沛良:1981年村里开始尝试分田到户。我们夫妻俩有8亩水田、5亩蔗地、1亩多花生地,每年要交2200斤左右的余粮,很辛苦。农闲的时候我还是会去做木工。

——摘编自万向东主编《珠海红星村口述史》

试从上述口述史料中提取两条信息,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说明其史学价值。

8 .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的作品《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他于 1793年根据当时英国的新闻报道或随团人员的口述创作的, 马戛尔尼没有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 而是行了单膝下跪礼, 同时递交了国书。 以下项中, 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研究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帝的第一手史料
②礼节之争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文明之间的碰撞
③折射出清朝对外关系开启了快速转型的节奏
④其背景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急需海外市场和原料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3-11-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绝对不能回避“当事人”康有为的《戊戌奏稿》《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可以说,这些史料是研究戊戌变法的“原始材料”。遗憾的是,经学者研究发现,康、梁人均在以上史料中有作伪的痕迹,和史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原始材料”的甄别考订非常重要B.历史研究只能利用“原始材料”
C.“原始材料”无法接近历史的真实D.“二手材料”更具有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为某校活动课上,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所展示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
A.可证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B.是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证据
C.较之官方正史可信度较低D.均为研究宋史的二手材料
2022-03-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