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1948年,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将初稿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种修改是为了
A.促成战略决战
B.扩大统一战线
C.转移工作重心
D.实现民族平等
2019-05-12更新 | 1281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5月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生活在外国列强殖民印度时期。在创作技巧上,泰戈尔既继承了传统民族文学的特点,同时又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1924年,泰戈尔访华,受到不同的待遇。泰戈尔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推崇以及对西方的批评,让梁启超等人深受鼓舞,坚定了他们回归本土文化的主张。而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批评,理由大致是:我们在东方文明下受尽了苦,泰戈尔维护这些腐朽无用的东西,我们只好反对他;泰戈尔要废除民族与政治,用灵魂的安慰来取代,是逃避现实……1937年,泰戈尔在位于加尔各答的印度国际大学设立中国学院,为增进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举行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高度评价了泰戈尔的伟大一生以及他对世界文化与和平友好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2011年5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24年中国知识界对泰戈尔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对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活动,不仅有统一部署和安排,而且要求报告具体开展情况。其中的一些纪念活动,不少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展的,且强调宣传时需注意被宣传的群众的感情与心理。这反映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忽视革命领导权的右倾倾向
B.重视纪念活动的组织性策略性
C.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
D.已成长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刘少奇同志的英名,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下列事迹按时间先后排序准确的是
①积极投身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写下“誓雪国耻,毋忘国耻”
②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
③代表党中央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在中共七大上做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完整概括和系统阐述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直接指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④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4-04更新 | 3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5世纪,意大利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的游行队伍与俗人一样色彩绚丽,豪华的法衣和铮亮的银圣器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明显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这一现象说明
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导地位
B.教士生活观念受到文艺复兴影响
C.罗马天主教会生活奢侈腐化
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
8 . 下图中的“麦哲伦十字架”位于菲律宾宿务岛东面的马克丹岛上,是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特意修建的。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
A.完成了环球航行
B.证明了地圆学说
C.传播了西方文明
D.带来了殖民灾难
2019-03-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总结和延伸。

节名时间说明(起源、习俗、影响)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庆祝春节的习俗活动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析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情人节公历2月14日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原流行于欧美,现在中国也广泛流行。
清明节公历4月4至4月6日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与寒食风俗相融合,形成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万圣节公历10月31日是基督徒崇敬和纪念所有基督教圣徒的节日,在1840年左右传入美国之后,节日逐渐演变成人鬼同乐的“狂欢节”。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从最初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节日。

以上是中国与西方国家重要节日一览表,请你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信息提取充分,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5-1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

材料二维新运动期间,男女平权的观念传入中国。民国初年的婚姻立法基本沿袭前清刑律相关内容。1930年颁布的民法赋予女子与男子同等的离婚权利,并规定配偶有相互继承遗产之权,承认女儿与儿子有相等的继承权。但农村依然盛行否定女子继承权的传统习俗,素恨女子离婚的韩复榘主政山东时还对诉讼离婚案横加干涉。婚姻法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原则,但没有明确禁止纳妾,以前的纳妾契约也没有废除。

——据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妇女法律地位变化进程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英两国女女解放运动开展的共同原因。

2018-05-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