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子夜》是作家茅盾于1932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民族资产阶级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线索,反映了1931年左右中国的社会环境。

小说梗概如下: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缠绕在一起。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对当时中国的工业充满了信心,他热心于发展家乡双桥镇的实业,并打算以双桥镇为基地建筑起他的“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的“双桥王国”。期间,他与美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代理人赵伯韬进行斗争,有时他根本不把赵伯韬放在眼里,要和他决一高低,但当他在金融市场失败后,且得知赵伯韬有美国老板撑腰时,却又表现得“再也振作不起来”,甚至产生了“有条件投降”的想法。最终,由于合股人杜竹斋的倒戈相向,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破灭。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某同学在复习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时,为了线索清晰,将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持久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无与匹畴的……机构的设置和法令的颁布,都是为了处理和调整某一方面或者若干方面的关系。处理、调整得好,封建统治就巩固、持久;处理、调整得不好,封建统治就会动摇、崩溃。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任选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某一个制度安排,例如刺史制度、察举制等,以“XX(制度)的演变”为题,从制度设置的背景、用意、内容、演变和影响的角度,对该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论述准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近代有关“传统与现代”的争论,正是相伴于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这使得有关“传统与现代”的讨论与中华民族的生命实践状态密切关联。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争论焦点,有不同的理论侧重,有不同的现实指向,但是无论如何,“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从来都不是要不要“现代化”的讨论;争论的核心,始终是要不要“传统”的问题。这种争论,始终是以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主导线索,这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的激进观点。和主张可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温和观点。

——摘编自陈来《传统与现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与现代”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0-08-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是由我们的罪恶产生的,因为我们不是天使,所以我们才需要政府,但政府也不是天使,因而,对待政府的权力就需要时时警惕,宪政就是对政府的法律限制。

——美国思想家潘恩

材料二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评价美利坚与法兰西两国宪法。
(2)依据材料二提供的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19-11-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存在着几种不同性质的资本主义运动。只有民族资本主义才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有利的,才是进步的。官僚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则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因素,是反动的。中国不是多了民族资本主义,而是多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比较起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十分微弱的。因此,不加分析地以资本主义运动作为主要线索来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笼统地说洋务运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是难以令人首肯的。

---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9年新加坡自治政府成立,李光耀出任第一届总理,他虽然早年接受西方教育,但他却声称:他的内心并没有西方价值观念体系,“有的是东方的精神价值体系”,李光耀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新加坡的发展,一是加强人民行动党对政府的控制;二是在全国基层建立市民评议委员会和社区中心;三是1961年出台“1961—1964年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宣布将“动用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掌握的资源”以支持经济发展,但又明确表示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作用“只限于有限的领域”,“将来工业化的很多部分要靠国内外的私人企业”,它实际上提出了现代化的“东亚模式”的基本原则,结果,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在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达到了8.8%和8.5%。

——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光耀治国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光耀治国措施的意义。

8 . 有同学在总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线索时,借用股市词汇描述(如下图)。若要探寻“高开”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欧美列强增强投资
2019-05-3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刘备三股力量发展历程是主体内容,其中以刘备的势力起步,发展为主线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历史记事秉笔直书
C.王位继承制度混乱
D.外戚干政影响深远
10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
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