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东晋南朝时有关书法的部分论述。由此可知,当时书法的发展趋势为(     
论述出处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曹魏书法家)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东晋】王羲之《书论》
王僧虔(南朝初年书法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南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A.由注重实用到追求艺术性B.由强调统一到走向多元化
C.由全国普及到家族化传承D.由推崇法家到受儒学浸染
2022-11-2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   (波茨坦)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以进行关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并通过一项决议,即《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因为当时苏联尚未参加对日作战,所以没有签字。公告是以中美苏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的……19458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这样,公告就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必须消除……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接受公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看待《波茨坦公告》?
2021-12-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中美关系解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使中、美、苏形成了“三角关系”。这是毛泽东开启中国与世界接轨进程的大转折。该学者认为中美关系解冻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改变了当时国际关系的格局
C.抵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D.使中国开始与世界逐渐接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79年3月,在德法倡议下,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组织。该组织规定,成员国汇率波动不得超过2.25%(意大利里拉不超过6%);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有义务扶助弱币,稳定汇率。据此推知,这一组织的成立
A.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促进了成员国经济发展
C.加速了欧洲统一货币问世D.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朝之前,书籍和绘画的装潢方式区别不大;唐朝后期,折迭册叶,装订成书,成为书籍装潢的主要方式,“书”与“画”的外观逐渐分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市民阶层追求便利的需要B.唐诗繁荣推动文化普及
C.雕版印刷术的使用与推广D.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6 . 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历经曲折发展。

时间内容备注
19491956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成分,借助苏联经验,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除旧布新,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19571965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1960年,人教社按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各地开始自编教材。文化教育曲折中前进。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19661976没有统一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科书,各地自编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红色教材,服务于阶级斗争。
19771985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恢复与调整,吸收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具有过渡性。
198619991992年,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为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1996年,人教社编写和修订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99年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重建与创新,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因地制宜,“一纲多本”,编审分离;教材市场化。
1999年~至今“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整、讨论的建议”,增加“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探索与深化,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个性发展”;教材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实践性、时代性、现代性、综合性。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材料,围绕教材改革变化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任何一时段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7 . 如图是“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在《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出现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局势有所缓和B.国家战略重心转移
C.抗美援朝基本结束D.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根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介绍,18世纪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可以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充足资本、原材料和商品市场,从而推动英国领导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进行科技发明和应用新设备、新技术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故而最终被美、德超越。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英国缺乏技术基础B.英国缺乏革新动力
C.英国缺乏充足资本D.英国缺乏广阔市场
9 . 汉成帝以后的历代法律均规定:90岁以上,或8岁以下,为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不论犯什么罪,一概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到了明清,法律却明确规定,90岁以上犯有“谋大逆”(犯上作犯,危害君权)罪行的,不得免除刑事责任。这一变化折射出明清时
A.礼刑并用原则被废弃B.审判量刑趋于严苛
C.刑法的人治特征增强D.君主专制大为强化
10 . 18世纪,呢绒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货物。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棉货出口中国已超过其呢绒对华出口。英国输华产品结构变化的原因是
A.呢绒产品不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B.呢绒制作因缺乏原料而日益萎缩
C.中国小农经济顽强抵制商品倾销D.棉纺织技术在英国获得突破发展
2021-09-2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