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近现代退休制度】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将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传统的“老有所终”的“大同世界”观相结合,使西方社会福利思想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其中,退休养老作为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环节,颇受各界关注。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的增长、教育内容的改革使大学面临着人才更迭的问题。为保障年老教职员的生活和权益,提出并制定退休制度是必然之举。1917年5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国立大学教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其中首次提及了国立大学教职员的退休问题,对教职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摘编自田正平《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职员退休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5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男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干部为55岁,女工人和女职员为50岁。建国以后60多年我国的退休政策一直没变,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观念认为,为了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国家政策应对女性进行倾斜,保护女性特殊权益,以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地位的平等。

——摘编自刘秀红《男女同龄退休政策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立大学教职员退休制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退休制度的特点。

2 . 材料   (波茨坦)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以进行关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并通过一项决议,即《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因为当时苏联尚未参加对日作战,所以没有签字。公告是以中美苏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的……19458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这样,公告就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必须消除……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接受公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看待《波茨坦公告》?
2021-12-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在意大利发出文艺复兴的第一束光芒始,到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了德、英、法等地,在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才刚刚从中世纪的文化遏制中转变过来。此时恰逢世界的大航海时代(15-17世纪),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大航海时代发现了中国。所谓西方对中国的发现,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看见了原来未曾看见过的事物”,而是一种具有“新的品质”的发现。这后一种发现,更加是本质意义上的发现——原来人类还可以这样来生活,人类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接受上帝的主宰,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他们可以追求美女,他们可以追求夫义妇顺、连生贵子,可以追求丰衣足食,可以追求风花雪月…了解了明清之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再来解读中国清代外销瓷,它们恰恰就是这一中国文明、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一件中国清代外销瓷都是载体。因为几乎每一件清代外销瓷都有瓷绘,而这些瓷绘是“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什么是意必吉祥?吉祥就是义无反顾地追求现世的幸福。显而易见中国清代外销瓷的数量巨大、传播广泛、画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中国文化启迪西方的过程中起到过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

——阮富春《清代外销瓷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在没有新的动力和机器的时代,除扩大生产规模外,就只有靠分工、再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这就促使丝织业和景德镇制瓷业终于发展到它们的顶峰——工场手工业时期,其生产力也提高到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欧洲市场上的珐琅彩、墨彩瓷的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四倍。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与官窑的影响下,景德镇引进欧洲的珐琅彩,并将其改造为更适合工匠彩绘的“粉彩”。同时还引进了西洋画法。由于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法国人都抢购彩瓷,为满足外商的急迫需求。景德镇瓷商贩运白胎瓷至广州设厂加工釉上彩,于是遂有“广彩”的出现。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晚明至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外销瓷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国外销瓷器迅猛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瓷器大量外销的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说:“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以中国文化大规模西传、以西方效法中国为其显著特征的文化交流史。”谈谈你对这一特征的认识。
2022-09-24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石,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三宝:粮食、器物、财富)绝,虞(虞 :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周书》

材料二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史记》

材料三 “夫释农桑之事,入山海,采珠玑,捕豹翠,消蔲力,散布泉,以极耳目之好,快淫侈之心,岂不谬哉?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夫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殖不固本而立高基者后必崩。王者行之於朝廷,匹夫行之於田,治末者调其本,端其影者正其形。”

——(西汉)陆贾.新语校注[M].王利器,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材料四 “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

——(清)薛福成.薛福成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反映了汉初怎样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三概括陆贾有关农商的观点。材料四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对待商业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说明这种转变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启示。
2021-12-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妥协,是苏俄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其原因引起史学家的极大兴趣,以下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缺乏配套的系统的政治改革B.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
C.受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影响D.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界才是占压倒优势地支持建设这支舰队的。他们既对在这种建设中能获得的利益感兴趣,而且也对这支舰队能用于帝国主义目的的服务及其血腥感兴趣。克虏伯的发展是严重依赖于政府合同的,因此,它也像其它的钢铁、造船和化学利益集团一样,有着直接的利润上的动机。但对建设海军的热情并不限于重工业部门,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电气公司等……也是舰队的热情支持者。……使英国逐渐将德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工业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威尔逊在1917年4月参战演说中提出:做出这场战争的决定与不幸的旧时代的战争决定一样,人民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尊重,之所以挑起与发动战争是为了迎合王朝中的一小撮野心勃勃的人们的利益,他们长期以来把人民视为走卒和工具……只有自由的民族才会将他们的目标和荣誉系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并将人类的共同利益置于他们的狭隘的利益之上。

——(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1684-1989年的武装冲突和国际秩序》

列宁认为“当前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到这个最高阶段,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业已超出单个民族国家的狭隘范围。这一切促使大国竭力支奴役其他民族,去抢夺殖民地作为原料来源和资本输出的场所。”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4页


(1)利用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英国逐渐将德国视为最危险敌人”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威尔逊和列宁关于一战爆发起因的各自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予以评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不列颠人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之后,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南京大学王长江说:“从全世界来说,当时(指“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唯一个强国就是英国了,所以从它的实力,它的信用,从它的制度完善上面,它是一个强国的象征。”英镑走向全球化,不仅是基于世界对英国经济实力强大的信任,更有赖于英国完善的金融制度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摘编自中新网《货币战争:英镑是怎样取代黄金的》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符合本国和西方利益的国际金融秩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美国主导的国际全融秩序挟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将大部分国家纳入其中。英国作为美国的“特殊盟友”,一直是美国可以充分信赖的“小兄弟”,一直比较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然而,中方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作为对这一金融秩序一次不大不小的突破,英国在没有向美国打招呼的情况下就中请加入,我们看到的是世界格局、国际秩序的深刻变化。认真分析英国这一举动,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摘编自轩毅《由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说开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镑能够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特点。
(3)由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021-10-0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盐商是清代最有实力的商业集团,有人通过对两淮盐商实得、应得利润的估算,认为“徽商在两淮盐运业的实得利润,不到其应得利润的40%”,到道光咸丰年间,这些腰缠万贯的盐商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其主要原因在于
A.长途贩运中商帮的竭力控制B.政府和各级官吏的压榨盘剥
C.官营盐业不及私营盐业发达D.太平天国垄断了两淮盐运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