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痛苦之后,各国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健全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对世界贸易的扩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努力实现国际货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1942年至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形势比较明朗的时候,英美等国便开始检讨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无序,酝酿着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摘编自刘虹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起源和演变》

材料二   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比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世界人均GDP每年提高3%。在全世界GDP总额增长近5%的同时,国际贸易额年增长近8%,这样的增长影响了所有的地区……其原因是行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

——摘编自宗建亮等《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世界经济波动与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0~1973年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北美殖民地通过了《独立宣言》,并进行了独立战争,通过了《邦联条例》,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对内政治不能稳定,国家不能统一,对外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也仍然存在,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各州代表在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

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二战后,西德各州总理接过盟军的法兰克福文件,委托建立一个联邦制类型的政府形式,联邦制思想在西德各州广为传播,加上德国本来就具有联邦制的传统,所以联邦制的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1949宣布联邦制在德国又被建立起来。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目标,表明以联邦制来构建未来的国家结构。辛亥革命爆发后,联邦主义进入实际政治领域。20世纪20年代初,联邦主义风靡一时,演变成甚嚣尘上的思想潮流和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随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揭橥联邦主义,……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时国情,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运用联邦制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

——摘编自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最终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联邦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这一思想未能在中国成功实践的原因。
2022-06-29更新 | 36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所特有的空间结构一各 类建筑交叉林立、城市布局混乱等,导致了“城市病”的产生,而自由放任大背景下,市政当局的无为而治成为“城市病”蔓延的重要原因。进入19世纪中叶后,以治理“城市病”为主要目标的城市规划运动开始兴起,并历经了公共卫生阶段、住房规划阶段、综合规划阶段。截至1939 年二战爆发前,通过调整和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病”已得到缓解,工业城市的物质环境大为改善,由此推动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英国在城市化方面的经验教训,给后发展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编自梁远、刘金源《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848~1939)》

材料二   近代中国城市在国家权力的主导和规划下,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空间重构,以礼制、宗法和王权为导向的传统空间布局,被以现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及公共建筑为主体的现代空间布局所取代。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且因集权体制,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展现国家意志和党的意识形态的载体。国民政府的空间策略促进了城市发展,并在改变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影响着城市住宅分异,强化了社会分层,使下层平民无法享受到公平的空间权利,政府未能完全承担起建立“空间正义”的责任。

——摘编自陈蕴茜《国家权力与近代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病”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近代英国城市治理相比,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近代中英城市治理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辩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

——摘编自《汉书》等

材料二 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通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

——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
2021-06-09更新 | 3804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发展为一种社会运动。各试验区(县)“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间接提高其生活程度”,采取一系列改良农业的举措: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防病虫害,提倡副业等。定县、邹平、无锡等试验区(县)推广的各类优良品种,都比土种有程度不等的增产和增收。但也有学者指出运动中:“乡村工作者很少是农业专门人才,没有改良农业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只知道改良农业的重要,而对于农业如何改良知之甚少”;“一些乡建团体以为优良种子推广以后,农业即可改良,而对于耕种方法是否合理,经营方法是否有利,则漠不关心”;“不少试验区未能根据实际需要,只知道抄袭他人”;“未使农民自动改良农业”。

尽管不少试验区把改良农业作为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取得的实效很不理想。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改良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改良运动“实效很不理想”的原因。
6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历史因素:欧洲殖民者长期的_______________
经济因素: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____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因素:_______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______意识日益增长。
外部因素:_______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___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经过
海地独立:1804年____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西属拉美:在___________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葡属拉美:1822年,____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3)曲折
独立以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_______统治,______发展停滞不前。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侵略:1823年,美国总统____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______。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_____,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______”。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4)结果
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____,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1910年,_____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_________。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2022-04-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前案)
7 . 【中国近现代退休制度】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将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传统的“老有所终”的“大同世界”观相结合,使西方社会福利思想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其中,退休养老作为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环节,颇受各界关注。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的增长、教育内容的改革使大学面临着人才更迭的问题。为保障年老教职员的生活和权益,提出并制定退休制度是必然之举。1917年5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国立大学教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其中首次提及了国立大学教职员的退休问题,对教职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摘编自田正平《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职员退休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5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男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干部为55岁,女工人和女职员为50岁。建国以后60多年我国的退休政策一直没变,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观念认为,为了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国家政策应对女性进行倾斜,保护女性特殊权益,以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地位的平等。

——摘编自刘秀红《男女同龄退休政策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立大学教职员退休制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退休制度的特点。
2022-04-20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______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_________得到一定发展。
思想:______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概况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①1885年,印度_______成立国民大会党。
②1905年,以_____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______
③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______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立宪运动
①过程: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______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_______国家。

②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_______思想。
中国辛亥革命
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制度。

②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_______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2022-04-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前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户部尚书管理日常财政事务,但多数时间是扮演着皇帝的财政顾问的角色。没有皇帝的同意,他们无法行事。包括都御史、各部尚书以及地方的巡抚、总督等官员——即使没有财政专长,也非其职责所在——都可以对财政事务提出建议和批评。

地方上绝大多数税收存留起来用来供应当地的军镇,少部分运到京师。户部只起解运银两的簿记职能,其他各部的所有收入、开支及结余均由自己控制,户部无权管理。户部掌握下的太仓库“岁收入”仅占全国全部税收的12%,其中大部分收入被运往北方边镇,余下的用来支付朝官的俸禄、京营的军饷和几个宫廷机构的维持费用。

由于名义税率过低,导致公共投入非常小,而且财政收入的紧张造成官员的俸禄过低,以至于官员贪墨横行,在税收之外任意课征。

——摘编自黄仁宇《16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政府在任命经济官员时,会更多地考虑使用那些有才干的专业人士。另外,改进的政府统计数据开始成为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从1679年起,政府规定包税人(税收承包人)必须出示全部详细账目,废除了关税和消费税的承包制度。同时,设立了税务专员、劳资协商委员会专员、公共会计专员等行政职位。

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后,18世纪的英国已成功地建立起一套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这时没有任何特权群体可以免税,没有税收承包人,不准出售公共职位。税收的政治合法性在国会控制下得到了保证。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16世纪明朝和17-18世纪英国财税制度的特点。
(2)结合所学,概括上述时期中、英财税制度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中英两国不同财税制度的影响。
10 . 《冯婉贞》记述的是1860年北京近郊谢庄村民打败英军的故事。现代学者杨天石先生发现这篇小说最早见于1915年3月19日的《申报》,作者为陆士鄂。据此,下列符合《冯婉贞》创作背景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内部兴起了洋务运动B.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号召发动了反对帝制的护国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日本逼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激起爱国救亡热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