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1 道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核能研究得到迅速发展。请查找资料,了解20世纪核能研究发展的基本情况,谈一谈这一研究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0-11-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2 . 结合自《权利法案》颁布以后英国的各种制度,谈一谈你对维多利亚女王作为立宪君主的认识。
2020-12-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3 . 根据以下内容,谈一谈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企业中已出现了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人才。据对上海近代企业部分经理、董事的学历调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总调查数447人的28.4%,受过中等教育的占总调查数的11.4%,银行业方面有高等学历的占47.5%,受过中等教育的占3.8%

——张福记:《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3~95页。

2020-12-0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4 . 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所学知识,谈一谈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5 .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它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影响?
2020-1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6 . 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个历程,你是如何认识的?谈一谈你的想法。
2020-1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7 . 了解了张謇的经历后,谈一谈你所理解的“学而优则仕”。
2020-11-1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像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2008年10月)

材料二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01版)

材料三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国政府与罗斯福新政应对危机有些做法相似,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共性?
(3)结合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应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2018-04-2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2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9 . 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的荣与辱、兴与衰,无不同国共两党或亲密相处或怒目相向有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
(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3)据以上材料谈一谈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历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0 . 拿破仑

材料一 恩格斯说:“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材料二 (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谈谈对“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这句话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用史实说明拿破仑“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