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州筹办纱厂,在通州办厂,是为了抵制外货、挽回利权,也符合通州地区实际的经济情况,当地是棉产地,原料供应充足。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州”是指今日之江苏南通B.张謇筹办的纱厂即是大生纱厂
C.办厂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D.该厂创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021-09-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下列古代思想家对仁的阐述对应错误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人道德自觉
B.孟子——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程颢——仁者能化物于无形,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D.朱熹——仁者境界强调获得精神的自主和自由以及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 . 新中国成立时期,一位参加典礼的亲历者这样回忆:从下午3点一直呆到晚上10点,虽然几乎长达一整天,却是并无丝毫倦意,整整7小时都是在极端兴奋中度对的。……只能自己脑子里不断重复“今天的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的”这样一句话。结合所学,“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很可能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③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④三座大山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A.①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 . 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
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
2021-09-2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8年年底,毛泽东以为他已创造了无阶级社会,平等取得日常生活之必需品即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样就算得上共产主义。为完成材料中所说的“创造”,毛泽东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执行“一五计划”B.开展“大跃进”
C.大办人民公社D.进行“文化大革命”
2021-09-2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3年进行了人口普查,颁布了选举法,授予除地主和反革命分子以外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以投票权。1954年初举行了选举,村和乡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随后县人大选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再选出全国人大代表。材料不能说明
A.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完成
B.人民民主的原则得到体现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D.全国人大成立的法律和组织基础已经具备
7 .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指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出来的图画。下图版画的出现

                      清代版画《三打祝家庄》
A.跟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有密切关系
B.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时期有关
C.跟三国故事在民间的长期流传有关
D.与近代政治生活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2021-09-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中有这样的评论谓: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最终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牛顿发现宇宙规律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②牛顿的贡献引起近代科学革命,直接推动工业革命发生
③瓦特解决了核心的动力问题,使工业化以惊人速度展开
④“钥匙”打开“大门”体现“科”与“技”的密切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9-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诗经》中有很多赞颂祖先或当权者功德的名篇,有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商之孙子,其丽不亿(指数量众多)。……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指天命无常)。”结合所学,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击败商王朝军队的主力       ②政治制度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③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维护政治秩序       ④旧商贵族微子启臣服于周而被封于宋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上半期,东印度公司派遣“孟买海军”在中国沿海开展了长达15年的调查。其测量员哥林森在回忆录中提到,清廷军民完全没有阻止英军测量水道,甚至在军事重地吴淞口也是如此,“当我们在距离吴淞炮台400码处放下最后一个浮标时,中国人却向我们欢呼了三次。”这反映了
A.中国与英国间爆发战争具有必然性B.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形成
C.清朝军民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淡薄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民众抵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