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四大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2 . 关于新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B.“双百方针”是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C.“三个面向”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
A.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4 . 有学者认为,元代的行省制下中央侵入了地方,行中书省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分驻全国各地管理地方政事。据此可知,元代的行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定程度上限制了专制皇权
5 . 史学家吕思勉论及古代政制时说,古代“交通不便,一山一水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故此,强大之国往往“封邦建国”。在此,他论述的是
A.民主制B.君主制C.郡县制D.分封制
2020-12-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科书

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10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指出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7 . “《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的手下……两支军队发生冲突,8月,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其中“第三次失败”使得中国
A.丧失了领事裁判权、居住及租地权等特权
B.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C.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等商埠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 .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王位继承制度混乱B.春秋笔法秉笔直书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开辟外戚干政先例
2020-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汉朝和唐朝的中央行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是如何演变的?
(3)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020-11-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史实准确的是
A.《浅议秦代分封制利弊》B.《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与影响》
C.《简议汉代的科举制度》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