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2019年7月)中强调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地区

考古发现

吐鲁番

出土文书“贞观十九年(645年)行兵请赐物牒”,钤(盖)“安西都护之印”
出土“永淳元年(682年)高昌县申太平乡贮粮状”,钤“高昌县之印”
出土“蒲昌县注定户等申州状”,钤“蒲昌县之印”;还出土钤有“天山”“柳中”等县印的文书多件
发掘出张礼臣(唐将帅)墓,其中官方文书,署有史、参军判仓曹、博士摄录事参军、参事等职事名称
出土开元三年(715年)《西州营名籍》,记西州营八队,每队五伙,每伙六驮,至陇西执行运输任务,有押官、“人”(采骑官)
出土宝应元年(762年)《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出土《高昌县牒上安西都护府为曹禄山诉李绍谨辞》,所申“借贷不还事”,涉及不同民族和地区
出土《伊吾军屯田残籍》载:“廿亩种麦”,“用水渠灌溉”等,钤“伊吾军之印”
发掘出唐代有默书题记和朱、墨篆印的布绢,涉及今河南、陕西、湖北诸省区

库车

出土唐建中钱、中字钱、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及莲纹砖、陶瓦等

轮台

发掘出唐代屯田城,内有大熔铁炉、唐朝钱币等

焉者

发现几处唐代屯址,如“唐五城”“陆式铺古城”,皆有屯军仓库、地窑、农具、粮食及唐代铜钱等遗物

——摘编自周泓《从考古资料看汉唐两朝对古代新疆的管辖经营》


表格呈现了新疆部分地区唐代的考古发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疆地区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8-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料与史料实证。

材料一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材料二 所谓文献,按元初史学家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1)阅读材料一、二,概括史料研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文献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如《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赞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吕氏春秋》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而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


材料四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铭文开篇写到“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其中宅(居住)兹(这里)中国(天下之中)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该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2)材料三中关于周成王迁都洛邑(成周)一事有何分歧?材料四中何尊的出土有什么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各项对地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古代君主集权专制达到顶峰B.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D.该政权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4 . 关于贸易与交流

材料   宋代同海外五十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其中不但包括自汉唐以来一直与中国通商的家和地区,还包括了前代没有建立直接经济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如北非的勿斯里、陁盘地、遏根陀(三地均在今埃及境内)等。

宋代海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主要是瓷器、陶器、漆器、药材、茶叶、各类丝织品等,印本书籍也大量营销海外。输入品主要有日本的沙金、木材、宝刀、扇子以及其他手工艺品,高丽的人参、药材,南亚和阿拉伯的药材、香料、象牙、珠宝等。

——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依据材料,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022-02-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一部法律规定“无论元首制定的什么法律都有效力,因为通过有关他治权的王权法,人民将他们所有的权威和权力都授予给了他。”这部法律文献颁布于
A.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B.帝国时期的罗马
C.十四世纪中期的英国D.二十世纪的法国
2022-02-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明朝初年,百姓要交纳米、麦等实物赋税,还要负担繁重的徭役和杂役,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政府需要的役,则用税银雇人统一完成。这一改革
①标志人头税正式被废除   ②减轻了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简化税制,便于政府征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13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唐朝初年,回纥等部修建了一条一千多里长的“参天可汗道”,路上的商队,使臣往大绝。当时在长安、太原、洛阳甚至南方的一些城市,都有回纥商人的足迹,常年居住在长安回纥使者和商人达数千人。可见当时的回纥
A.注重与唐朝的交往B.拥有世界领先的修路技术
C.崇尚学习儒家文化D.充当了中西方贸易的使者
8 . 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下列规定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是
A.“由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B.“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
C.“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
D.“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
9 . 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阅读材料

材料1   汉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在秦王朝治理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在中央,形成了一套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和机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国”,实行军事性管制,并派驻属国都尉为属国最高军政长官。汉王朝统治势力能达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征收少量租赋,统治势力不能及的僻远少数民族地域,则听其贡献土特产,以象征归附。

——摘编自龚荫《汉王朝对边疆民族治理述略》

材料2   清代维正年间,由于国家实力大增,国家“一统大下”的砍望增强,中央政府就把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改土归流大潮中,一些上司识时务而自请改土归流,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迁徙、给房、给田的处置:部分土司因利益受损引起不满,走上与中央政府对抗的道路,导致清政府不得不以战争的形式完成改土归流。

——摘编自李良品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改土归流的历程、原因及作用》


(1)依据材料1概括汉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2)依据材料2概括清朝实行“改土归流”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2022-02-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职制、户婚、讼、诈伪、捕亡、断狱等。其中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这段材料中反映出《唐律疏议》的特点有
①礼法结合 ②开始约律合流 ③体系完备 ④重视基层教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2-02-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