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于1689年颁了《权利法案》,它是对1215年《自由大宪章》以后有关民主宪政法案的重申,是对权利的重新保障,是“光荣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其主要内容为:“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效力;未经议会允许国王征税视为非法;未经议会同意在本国内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视为非法;议员在议会内演说、辩论或议会之自由,且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庭或地方受到弹劾讯问。”这就以宪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明确规定了议会和王权的界限,使双方避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冲突。《权利法案》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了一个基础。

——摘编自蓝金金《光荣革命对英国宪政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程序、司法审查体制以及程序优先等理念,无不体现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意义,是美国制度创新的典范。宪法规定:“政府权力由三个不同部门分享:立法、执法和司法……除非本宪法明确指示或允许,任何有责任行使属于这些部门权力之一的个人或集团,皆不得行使正当属于其他两个部门的任何权力。”

——摘编自陈芳《美国1787年宪法评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文件颁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开创的三权分立制的运行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美国与英国民主制度差异的原因
2022-02-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罗马人所创造的法律制度已经“给予几乎整个欧洲以法律概念的共同库藏、法律思想的共同文法,并且在不断变化但不可轻视的范围内,提供了一批共同的法律规则”。这反映出罗马法
A.完全被近代西方民法所沿用B.促使了近代欧洲民主体制的确立
C.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法律体系D.首创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法中,当事人必须具有缔约能力,缔约能力是契约能够履行的前提。未适婚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处于监护人监护下的受监护人等,不得成为契约的当事人。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重视契约的可行性B.遵循相对性的原则
C.规范了履约的范围D.强调契约自由原则
2022-02-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任用和晋升的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隋唐以后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吸引了大批寒士进入国家政权,形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据此可知,隋唐科举制度
A.激发了百姓的责任感B.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简化了官员选拔程序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5 . 周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卫国,镇抚殷遗民;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太公望受封于齐国,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镇;成王之弟唐叔受封于晋国,以与北方戎狄部落周旋;在江汉平原还建立了一些姬姓国家,以为南方的屏藩。由此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旨在
A.封邦建国,拱卫王室B.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C.方便交通,增加财富D.增加周王所属的人口
2022-02-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朱元璋于1382年仿照宋朝的制度建立了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秩五品,备顾问,却又无与机要,命令“不得平章军国事”,“帝方自操柄,学士鲜所参决”。这一举措说明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C.制衡机制得到完善D.内阁决策权被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后,对于现实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彼此憎恶、凌夺、斗杀深感不满,主张国家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不侵犯。这说明当时太平天国的领导者
A.具有朴素的平等外交意识B.放松了对西方列强的警惕
C.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理念D.摆脱了农民阶级狭隘思想
8 . 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报刊潮”,其中多 为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犁头》为代表的政治性报刊。这一现象表明
A.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B."工农武装割据”已成广泛共识
C.中国的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
9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仅康、梁等知识分子上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与日本决一死战,而且 在清朝统治层内部,官僚士大夫认为割地将使日寇占据辽河以南,逼近畿疆,控扼山海,“陆则拊我之背,水则扼我之喉,早发夕至,防不胜防,是纵豺狼于肘腋之间,权纾患而患转迫也”。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B.导致了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C.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D.强化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
10 . 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卿大夫有助祭的义务,并通过助祭活动接受上一级君主的政命或政事,即“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依血缘关系建构B.宗法观念渗透到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
C.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D.分封制利于加强各级政权的隶属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