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在学习《辽宋夏金元的统治》一课时,对教材上北京城址的变迁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材料一: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下图)



1.三朝北京城址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

小明同学想了解上述特点的历史起源,查找到关于国都的形制有如下记载。

材料二: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前是朝廷,王宫的后面是市。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周人的明堂……

——(战国)《周礼·考工记·匠人》(译文)

2.依据上述材料,小明同学能否确定第一问中都城形状特点起源于夏朝?为什么?

2023-11-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华盛顿,异人也……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

材料二   “(美国在40年前尚无铁路)今通计国中六通四达,为路至21万里。凡垦新城,辟荒地,无不设铁路以导其先;迨户口多而贸易盛,又必增铁路以善其后。开国仅百年,日长炎炎,几与英、俄相伯仲。”

—— 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1878年)

材料三   美国支配政界之实权者,政党也。……(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政治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而美国卒以此两者之相竞争、相节制、相调和,遂以成今日之治。

……美国政治家之贪黩,此地球万国所共闻也。……美国之官吏,成一拍卖场耳(一党上台,官吏全换)……此实共和政治之最大缺点也。

……黑人之自由权,不过名义上耳,……非得市会之许可,不能移住他市。……无他,人种上之成见则然耳。美国独立檄文云:凡人类皆生而自由,生而平等。彼黑人独非人类耶?呜呼!今之所谓文明者,吾知之矣。

……夫自由云,立宪云,共和云,是多数政体之总称也……吾今若采多数政体,是无以异于自杀其国也……。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于我不适何!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1903年)

1.材料一中,徐继畬说美国“一何奇也”,“华盛顿,异人也”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别概述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3-11-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1858年7月10日,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刊登了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 MONEY or Your LIFE!”。该漫画反映了其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对工业化进程中“MONEY”和“LIFE”的选择?
4.有人说,工业化进程中还存在着“MONEY”和“DIGNITY”(尊严)的选择,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3-11-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21年有许多历史事件大周年值得纪念。某校历史学社策划设计相关内容展板,以下为展板策划表。

展板一1851年(170周年)     ①(人名)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展板二1861年(160周年)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开始进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②。
展板三1871年(150周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巴黎工人起义,建立了 ③(政权名称)。
展板四1901年(120周年)《④》签订,中国彻底沦入半殖民地深渊;清末新政开始。
展板五1911年(110周年)   ⑤起义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展板六1921年(100周年)   ⑥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展板七1931年(90周年)   ⑦事变爆发,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展板八1941年(80周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⑧爆发。
展板九1961年(60周年)东德修建“柏林墙”;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展板十1971年(50周年)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⑨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展板十一1991年(30周年)欧洲联盟成立;⑩,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崩溃。
展板十二2001年(20周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⑩填写完整。
2.社团进一步对以上展板进行归类以确定大的历史主题,请通过展板判断主题。
展板一、二、四、五展板七、八展板九、展板十一展板十、展板十二
主题①主题: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加剧主题②主题③
2023-11-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之百年100年前,上海望志路(今兴业路)一幢石库门里亮起了一盏明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成立。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跌宕起伏的百年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创建之初的53名成员,历经艰难曲折与不懈奋斗,发展壮大为拥有近九千万党员,成为全球最大的政党与执政党,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

以下是根据中组部共产党员网相关材料整理的中共历次重大会议表格。

历次时间/地点参会人数/代表党员主题或内容或意义
一大1921上海嘉兴12人/53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大1922上海12人/195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广州30余人/420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四大1925上海20人/994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1927武汉82人/57967虽然批判陈独秀的错误,但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1928莫斯科142人/4万余名制定的路线基本正确,对中国革命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在长征过程中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七大1945延安547人/121万名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八大1956北京1026人/107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九大1969北京1512人/2200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1973北京1249人/2800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1977北京1510人/3500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肯定其错误理论和实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十二大1982北京1545人/3900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三大1987北京1936人/4600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1992北京1989人/5100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1997北京2048人/5800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纲
十六大2002北京2134人/660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纲
十七大2007北京2217人/7400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纲
十八大2012北京2270人/820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九大2017北京2300人/890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载入宪法

(1)结合所学,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创立的背景是什么?
(2)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性的会议,请任选其中的一个,陈述其伟大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的历史?
2021-05-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在“新政”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的模式B.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C.阐释福利国家带来的弊端D.展望“新经济”时代奇迹
2021-05-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以下不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是
A.越南B.朝鲜C.日本D.印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出现以下一组材料,此小论文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A.古代手工业的发展B.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演变
C.古代商业的繁荣D.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2021-05-07更新 | 98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以下关于历史时间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元元年B.康熙八年C.民国九年D.唐太宗三年
2021-05-0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宋朝印象“面面观”某校高中学生历史社团分组寻找材料,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宋朝历史的拓展学习讨论。

第一组:(宋太祖)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北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1068年)

第二组: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新招者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群盗。今生民已困,或连年凶饥,将何以济!

——(北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043年)

第三组:北宋末,人口达到一亿多。宋代的垦田面积达到7亿多亩,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商品率达40%,使得大批农业人口脱离土地束缚,进入城市生活。北宋的城市人口占20.1%,东京少说有100万人。“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歇,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城市配备有公共性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东京设置专门的“街道司”,用来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

——整理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第一、二组收集的材料,他们两个小组对于宋朝各自会形成怎样的印象?
(2)根据第三组收集的材料,他们小组对于宋朝又会形成怎样的印象?
(3)综合以上小组的材料并结合所学,陈述你眼中的宋朝印象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