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与下面所列史事相符合的历史主题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B.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C.迈向崭新时代的全方位外交D.新旧民主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2021-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持此观点的作者应是
A.康有为B.严复C.曾国藩D.邹容
2021-05-07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面漫画《约翰逊总统的伤疤》,图中的伤疤为越南地图。该漫画最有可能创作于
A.一战爆发之时B.二战胜利之日
C.美苏冷战之际D.苏联解体之后
2021-05-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嘉庆道光年间,某城市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它是
A.天津B.洛阳C.上海D.北京
2021-05-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用“经济重心南移、绍兴和议、临安”等名词可以描述的王朝是
A.孙吴B.唐朝C.南宋D.明朝
6 . 地方自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部落自立小总领一人,管理部落之事,各部落一议事公所,其官亦分二等:一曰西业(议会议员)。即由各部落各择一人,自理其本部之事。小事各设条例,因地制宜,大事则必遵国家律例。

——选自林则徐《四洲志》(1839年)

天子不能独治天下,任之大吏;大吏不能独治一省,任之郡守;郡守不能独治一郡,任之县令;县令不能独治一县,任之令以下各官……满百家公举一副董,满千家公举一正董,里中人各票选一人,交公所汇核,择其得举最多者当选。

——选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   乃知其(西国)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诚能本中国乡举里选之制,参泰西投匦公举之法。

——选自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是以今日之政,非西洋莫与师……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

——选自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第一条   地方自治以专办地方公益事宜,辅佐官治为主。按照定章,由地方公选合格绅民,受地方官监督办理。……城镇乡自治事宜……中小学堂、蒙养院、教育会、劝学所、宣讲所、图书馆、阅报社……改正道路、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建筑公用房屋、路灯……改良种植牧畜及渔业、工艺厂、工业学堂、劝工厂、改良工艺、整理商业、开设市场、防护青苗、筹办水利、整理田地……救贫事业、恤嫠、保节、育婴、施衣、放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保存古迹……电车、电灯、自来水……

——选自《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材料四   1912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又提出了各省联合,互谋自治的主张……19129月,北洋政府公布了《省议会议员选举法》,19134月公布了《省议会暂行法》,各省议会建制实现统一……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公布了《县组织法》。

——选自孙婷《清末地方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笔下的美国通过哪一制度(方式)实现地方自治?冯桂芬借《校邠庐抗议》表达了怎样的主张?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郑观应和严复的观点有何深入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概括城镇乡地方自治机构的主要职能。例举其三项具体的工作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清末地方自治的认识。
2021-05-0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儒学流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儒学流变,有若干重要时间节点。将下列选项,填入上图中空格处。
A.董仲舒B.格物致知C.儒学独尊D.东周E.朱熹F.未成显学
(2)为解释某概念,小明做了一份材料摘抄(下图)。由此判断,小明要解释的概念最可能是

A.克己复礼B.仁政C.天人感应D.天理
(3)历史小论文“儒学流变”的某段落出现“家国同构”“忠君孝亲”“援礼入法”等关键词,那么其写作的视角最有可能是
A.时代背景B.主要阶段C.核心主张D.重大影响
(4)有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你认为“孔子的路”有没有时代价值?简要说明理由。
2021-05-03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史事的面相

某教师为学生作有关“工业革命”的专题讲座首先,教师出示史料一: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反杜林论》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教师提问:根据史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面相。
学生回答:        

接着,教师出示了史料二: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教师提问:通过这则追加的史料,还可以看到“工业革命”的哪一面相?
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又出示了史料三:

“城市的这一边住着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1859)《英国及爱尔兰游记》


(3)教师提问:这则史料可与上述哪则史料相佐证?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4)教师启发:综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工业革命”的面相,并从论证的角度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2021-05-03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他们在陌生的同古、仁安羌、腊戌等地与美英军队一起浴血奋战。“他们”所属军队是
A.北伐军B.志愿军C.远征军D.八路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它南有台湾,北有朝鲜,取得了日后向东南亚推进的稳固基地,也构成了进军满州的跳板。文中的“它”当指
A.日本B.俄国C.美国D.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