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62次组卷 | 10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部分)。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统治者

行为和职责

国王汉谟拉比

亲自处理用水纠纷,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

国王任命的总督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基层公社的首领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税收和司法等。

A.文明与河流休戚相关B.中央集权体制严密
C.最早建立君主专制政体D.国王事务比较繁忙
2024-01-02更新 | 88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人物言论
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2023-1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又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用,管、蔡、都、霍、鲁、卫、毛、胁、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榜也。凡、蒋、邢、茅、胖、祭,周公之胤也。”荀子也指出:周初“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从之籍记载来看,周之分封皆以土地为主,“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有地者曰君,反之,无地者当然也就不成其为君。

——摘编自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材料二   回顾起来,到将近公元前3世纪中期,秦开始了一项看似系统地否定帝国理念的战略。公元前256年,秦的统治者废止了一切帝国礼仪,实际上解散了帝国。十年之后,一位新的秦王一一始皇帝宣布,解体的帝国可以被替代。在后来25年中,他系统地孤立并征服了所有的敌对王国,并宣布他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他宣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换言之,以他为唯一的统治者,一个统一的中国就将享受和平与繁荣。”

一一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个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5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9次组卷 | 10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历史试题
6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81次组卷 | 13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衡水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小封建主通过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B.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2023-05-22更新 | 150次组卷 | 6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材料三   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是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

——摘自《李大钊全集》第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近代哪两次思想运动?他们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李大钊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
2023-04-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的中国史的历史分期体现出不同的叙事体系,历史观念的更新也影响着历史分期的调整。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历史分期问题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催化剂,体现着自己的历史价值。太平天国政权本身的农村政治并不能为中国提供任何资本主义因素,但起义者的战斗为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打出了一个可以施展的新格局。相比之下,1840年的鸦片战争并未给中国社会带来整体性的政治观念的更新和新经济因素的引进,而1861年因为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更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王明前《中国近代史开端1861年说》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递进过程中,甲午战争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甲午战争把维新思潮推向高潮的同时,又促成了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维新派指出,当时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挽救民族危机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进行改革,奋起救亡。这对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迅速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爱国救亡运动。我们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因为它第一次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推上政治舞台,而且它还促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由前期的不完全形态向后期的比较完全形态转化。因此,就严格意义来说,甲午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起点。

——摘编自戚其章《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洋务运动对我国的近代化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起点”的依据。结合所学列举甲午战争后出现的爱国救亡运动。
2023-04-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所讲的“无为”主要是个政治概念,引申为一种治国之术,主张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到了庄子,无为思想则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演绎为一种无为适性的隐逸思想。

——《浅谈老庄无为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王……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摘自《管子·治国》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老子、庄子和孟子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老庄和孟子思想的实质。
(2)请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治国理政思想。结合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论证上述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在历史上的影响。
2023-04-07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