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7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89次组卷 | 126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204次组卷 | 200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89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并从国家发展与治理的角度分析“富民”阶层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并从经济、思想方面等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2023-11-16更新 | 38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以年龄为准则B.以血缘为纽带C.以门第为标准D.以德才为标准
2023-10-18更新 | 59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1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023-03-01更新 | 260次组卷 | 118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规定(     
A.适应了土地革命运动形式的需要B.极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
C.体现了中共探索民主政权的尝试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2023-02-21更新 | 7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8次组卷 | 115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研究后发现,“《权利法案》颁布后还没有严重的削减英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法国虽然有了1875年宪法,但总统麦克马洪的野心还能看得见;而《德意志帝国宪法》更是不用说了…”他的研究能反映出(     
A.君主立宪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封建君主对资产阶级民主进行了抵制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之初还不完善D.资产阶级宪法不能制约国家元首的权力
2023-02-04更新 | 1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23-01-04更新 | 47次组卷 | 7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