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刑统》与《唐律》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事律条,对女子继承、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倚当、负债出举、不当得利等均有详尽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环境比唐代混乱B.法律比唐代严酷全面
C.商品经济比唐代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3 . 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追求.


(1)依据所学,指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出现的背景。并评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材料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3)材料三中的“星星之火”促使中国革命形成燎原之势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02-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法令》,法令的中心议题是工资管制及其执行问题,法令规定:“雇主支付超过额度的工资予以监禁10天并罚款5英镑,接受该工资的雇工则要被监禁21天。”政府实行工资管制的目的在于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B.推动工厂制度发展
C.推行自由主义政策D.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源自一部史学著作“第十三章”内容的章节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该章内容阐述的主题是
第十三章……
第一节经济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二、三中全会后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和经济调整
一、新“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三、调整中的争论和阻力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五、调整的特点和成就

A.开始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B.改变经济管理体制的新思维
C.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6 . 明清时期中西雇佣劳动

材料   根据清代刑部档案,许涤新、吴承明列出24例关于清中叶农村雇工的记载,雇工人数在8人之内的20例,占80%;20例中又以雇工35人为多。此外,雇工中短工占一半,属临时帮佣,只是家庭劳动力的补充,属于“农家夫耕妇馐,终岁劳动,日不暇给,则雇工力穑”。而西欧16世纪以后,农场的经营规模就出现了从小型向中型甚或大型发展的趋势。在R.H.托尼统计的英格兰67个农场中,33个农场的经营面积超过200英亩(合1200多市亩),占55%,已具有相当规模;12%以上的农场达500900英亩,可谓规模恢弘,现代农场的形象已依稀可见。

——据侯建新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明清时期中西雇佣劳动的规模相差悬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雇佣劳动呈现不同规模的原因,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近现代贸易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五口通商以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从对外贸易上占有最大份额的中英贸易看,在整个40年代,由广州输往英国的货值,仍居于五口的首位。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50年代以后,贸易重心之由广州北移上海,就更加引人注目了。曾经被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在五口通商之后不到10年的光阴,便已趋于衰落。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中央于1979715日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980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正式将“出口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要求将深圳特区建成兼营工业、商业、农牧业、住宅、旅游等项事业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确立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实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前后广州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特区建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8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与行政区划

材料 两千年间,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过程是不断发生的,不但无年不有,几至无月不有。不过同时设置许多政区的现象不多,而一次性并省大量政区的情况却是常有之事。一般情况下,新政区的设置多是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口的逐渐增加而从容进行的。在短时间内,有大量政区同时建立,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在今宁夏一带的黄河一线,一次就设置四十四县;汉武帝元鼎六年起,“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今广州)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又如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六年之间封侯143人,意味着设置143个侯国,这些侯国少数以一个整县置,大部分是从秦代旧县划出部分地而设立。这说明汉初短短几年之内,就至少增加100多个县级政区的建置;再如隋后期原有郡190个,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竞逐,李唐为了壮大势力,招降纳叛,凡是表示归附者,都给予州刺史的名号,因而大量“权置州郡”,一时间,州数膨胀到五六百之多。但是出于一时的政治需要者,往往不能持久,西汉初年所封列侯,到中期已所剩无几,汉武帝元鼎五年一次就免侯削爵106人,意味着撤销106个侯国的建置。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说明影响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置废分合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元鼎五年大量免侯削爵的原因。
2021-12-1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六县市2022届高三12月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9 . 1965年日本对美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以后日本的顺差数额直线上升,导致了日美贸易摩擦的连续发生。到了70年代,日本已一再强调要发挥其与经济大国相称的政治作用。这反映了当时
A.日本经济实力超过美国B.资本主义阵营逐步瓦解
C.美国霸权地位趋向衰落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2021-12-12更新 | 30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六县市2022届高三12月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通过出口换回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并与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建设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B.力图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021-12-12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六县市2022届高三12月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