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一   唐朝时,陆路和海路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也都成为大宗商品。当时中国商人和手工业工匠前往中亚,西亚及南洋各地定居的有很多,外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各城市的也不少。据记载,唐甫宗时,政府讨伐扬州叛乱过程中发现在叛乱中被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2000余人。唐政府在长安设有鸿胪馆专事招待外国使节和管理对外贸易工作,置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征收进出口关税,检查船上有无携带违禁品,保管进口货物,收购政府专卖品等。据阿拉伯人苏莱曼游记所说,关税率约为从量的30%。市舶司有海关的性质,为宋、元、明等朝沿用。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近代中外贸易是从鸦片贸易开始的。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主流不是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曾经占据进口额的首位。从长期趋势来看,正常的商品进出口交易是中外贸易的主流。下面是18711936年我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

近代中国主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18711936年)占出口总值(%)

时间丝及丝织品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油矿砂及金属棉纱、棉制其他
1871-187352.734.50.1---12.7
1891-189336.924.61.2---37.3
19138.435.312.07.83.30.632.6
19201.618.613.09.13.21.453.1
19313.613.421.48.41.64.147.5
19364.37.81.318.77.73.957.2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的认识。
2022-0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一朝,丞相任职平均时间是4年,被杀概率达到66.7%,其中出身低微或是功臣后代的被杀概率比较低,出身外戚或是皇族的被杀概率达到100%。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实施察举制的社会意义B.中枢决策权力的下移
C.“家天下”格局发生变化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2022-02-2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初指出:只有通过经济联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才能巩固工农联盟,从而保证共和国的安全。这表明列宁认识到
A.巩固国防仍是当务之急B.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必须的
C.实行余粮收集制是错误的D.调整农业政策的必要性
2022-02-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了真正的选举权和罢免权,实现了当家作主;公社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经济建设,增加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经济利益;摧毁僧侣势力的同时,进行教育改革,赋予广大人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公社在仅存的72.天里,共颁布了300多个公告和法令,这些公告和法令既是对公职人员权力的限制,又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公社存在期间,公社所有的政治管理活动都是向人民群众敞开的,是经得起监督和考验的,称得上公开透明、公正无私。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弄清其中的制约因素将是下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上级政府和基层组织之间应该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实际上,一些地方的上级政府和基层组织间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农村而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还不足以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应对较大的日常生活开支,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农闲时外出务工,甚至不问农事专心在外务工。城市中的个体户绝大多数以小本经营为主,每天基本上都在奔波着,时间和精力都是金钱。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在挣钱与“选举”和“监督”之间的选择自然一目了然。由于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民主选举难以实现或只是走过场。选举流于形式导致选举失真,不能体现真正的民意,选出的干部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开展工作自然处处受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秀丽《巴黎公社的民主经验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公社保障民主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基层民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的民主经验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417日,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签订了圣塔菲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凡在新发现土地上所出产、交换而得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都归他个人所有,并免予征税。

2.凡涉及上述物的诉讼,由他或他的代表以元帅身份掌握审判权。

3.他有权对一切开往新占领地的商船贸易,享有八分之一股份的特权。

4.封他以“唐”的贵族头衔和远征军元帅的称号,封他为发现土地的副王和总督。

5.其子孙后代永世继承其爵位、职务和权力。

——摘编自张家唐《论哥伦布西航的动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越南战争将近结束时,美国国会制定了《战争权力决议案》,规定总统应于下令军队进入战争状态之前,在可能时与国会会商,军队在进入战争状态或临近战争状态的48小时内,总统应向国会汇报。这一规定
A.限制了美国总统的行政权B.表明国会与总统的矛盾加深
C.迫使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D.体现了美国的分权制衡原则
7 . 下表所示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前期英国的工厂调研情况统计。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
苛刻的工厂纪律
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糟糕
雇用童工现象普遍存在
女工处境艰难
A.使民众生活负担沉重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并未推动社会的进步D.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中期,“今势家巨室,以不输(上缴)王赋为能,相习成风,而有司(官吏)惟困弱小户之是征”。这一状况
A.危及封建统治秩序B.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
C.导致社会阶级对立D.易造成地方割据隐患
9 . 子贡问孔子:您说过只有丧失德行的人才去求神问鬼,如今您为何这么痴迷《周易》呢?孔子答日:“(祈求)百占百灵那是百姓的事。我所好的是,易道、礼和仁啊。”孔子读过《周易》后,对古代经典,包括《周易》进行梳理修订,成为儒家“六经”。据此可知,孔子
A.具有一定的唯物论思想B.辩证看待西周制度变革
C.深受西周礼乐文化影响D.鼓励学生大胆挑战权威
10 . 茅海建教授指出,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帝没有进行深刻的反省,在战争期间办理过军事与外交事务的清朝大员中,琦善、伊里布、杨芳、牛鉴等对自己的战争经历几乎没有任何感悟。《海国图志》等民间著述得不到主政者的赏识,其思想主张更是在体制内得不到施展。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近代化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B.鸦片战争并未引起地主阶级的反思
C.统治阶层没有积极探索救亡之道
D.鸦片战争阻断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
2021-12-26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