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7月对世界经济增长率分析的数据(上年=100,单位:%)。该数据反映了表3
地区/时间2020年2021年预测值2022年预测值
世界-3.26.04.9
发达国家-4.65.64.4
发展中国家-2.16.35.2

A.西方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泥潭B.东方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C.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D.世界经济发展呈渐变的态势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71日)

(1)根据材料一、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试举两例说明。
2023-12-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中方首先要求美方明确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草案开始根本不提此事,只强调台湾问题应“和平解决”。虽然中方强烈坚持,美方总是不愿直截了当地写上这句话。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交锋,才谈成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绕圈子的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是“认识到……”,不接受更明确的“承认”一词;“认识到”在英文本中用“recognize”,还是“acknowledge”,也磨了许久。

最为关键的关于“美国自台湾撤军”一句,到了最后一天,中方坚持“本着这一希望”的连接措词。基辛格又提出了尼克松本人的建议,仍坚持用“基于这一前提,美国展望”自台撤军的提法。中方坚决不同意。磨到了当天深夜,双方才达成妥协,同意用“考虑到这一前景”这一较弱的说法。这一天乔冠华、基辛格会晤了4次之多,基辛格还单独约晤周恩来两次。乔冠华和基辛格都是风格独特的外交家,谈起来唇枪舌剑,火花四溅。走到边缘时,乔冠华会以“不要公报也可以”来施压,基辛格则往往面红耳赤,强压怒火,把铅笔咬在口中或摔在桌上,但双方都没有拍过桌子。

——赵稷华口述、刘火雄整理《改变世界的“上海公报”是怎样谈成的》

材料二   2021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强调,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届美国政府对此都有明确承诺。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和一个中国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公报”谈判过程中充满艰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谈谈此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的意义。
2022-02-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终未能统一的民国,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动力去经营建设海军,海军的建设计划几乎一直停滞在纸面上。雪上加霜的是,在华盛顿会议之后,各国列强缔结了《禁止援助中国海军协定》。中国海军的建设进一步遭到了巨大打击。整个北洋政府期间,中国的海军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开始倒退。

——《民国海军军舰》

材料二: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由于派系纷争和经费不足,国民政府的海军依然发展极为困难。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弱小的中国海军全力投入了对日寇作战,并在封锁江阴和对日作战的过程中,几乎损失殆尽。                           

——《中国海军发展史》

材料三: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海军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实行“近岸防御”的战略,但由于海军力量的薄弱,中国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基本上处于弃守的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服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海基战略核反击能力的国家。在此时期,中国海军渐渐地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的方向发展,海上控制能力大大提高。

——《新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新世纪并不太平,世界各国对海洋日益重视,海上冲突也必将愈演愈烈;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威胁。当前我国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大海洋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为指导,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摘编自陈明富《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2021年4月5日,据海军新闻发言人高秀成海军大校介绍,日前,中国海军再次组织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训练,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中国海军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青年网》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我国海军发展状况如何?概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军发展战略是如何变化的?分析新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变化的原因。
2022-03-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