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对于类似的这些记载,有人将其归为好大喜功,有人认为是暴政,有人说是郡县制的“配套工程”。这说明
A.历史结论是多数学者观点的综合B.史学界即成结论是无可置疑的
C.历史结论受到研究学立场的影响D.看待历史以道德优先评价为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鉴辑览》记载:“开制度局以定规模,设十二局以治新政,立民政局以地方自治……(光绪)帝皆嘉纳之。然以见制西后,无权不能剧行,欲借群臣之议以定之。”据此可知,戊戌维新运动
A.触犯了封建势力的利益B.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抵制
C.冲击了中央集权的政体D.对政治民主化作了探索
3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109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元朝《元统元年进士录》记载,当年成为进士的举子中,其母及妻为汉族的非汉族儒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研究的19位蒙古族进士中,母为汉人的占66.76%,妻为汉人的占72.73%。这说明元代科举
A.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B.提高了汉族妇女的地位
C.营造了学习汉文化的高潮D.规模和影响力超越前代
5 . 据记载,唐代具有代表性的饮茶方法是“煎茶”。煎茶所用的茶料是精工细作的茶饼。煎茶前,先将茶饼炙烤,再用茶碾或研钵粉碎,细箩筛选,茶末的色泽与细度犹如“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再将茶末放进沸水中煎煮,方可饮用。据此可知,唐代(  )
A.农业和手工业实现了结合B.制茶工艺特色鲜明
C.农业生产商品化特征明显D.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蹴鞠的盛行,反映了
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
C.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D.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
7 . 牛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人类驯化,在古代牛很重要,私自杀牛是法律明文禁止的。

材料一北宋初年《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年。”宋真宗时下诏:“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淳化五年(994年)下语:“自今工官为弓弩,其纵理用牛筋,他恐以羊马筋代之。

材料二《宋会要辑稿》记载…盖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一牛之肉不下三二百斤,肉每斤价值百钱,利入为厚,故人多贪利,不顾重刑……贪利之民计会上下,许作病牛倒死。

材料三《水浒传》中颇多杀牛宰马的情节,加上吃食的情节,总共有140多处,其中分之一以上指明是牛肉。“小ニ,给我上一壶好酒,再来二斤牛肉!”俨然已成梁山好汉用餐的标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说明北宋政府为何多次颁行禁宰耕牛政策?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小二,来二斤牛肉!”是最大的谎言。试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这一情节合理的理由。
8 . 南宋福建泉州地区“有黍有禾,有麦有菽”,作物品种齐全,形成了“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硬宜豆,山畬宜粟。随地所宜,无不栽种”的局面。这则记载能用来说明
A.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D.引进的美洲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