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   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继平息了准格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将整个天山南北置于清王朝的统一行政管理之下。1762年,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地驻防官兵兼管全疆行政事务。伊犁将军作为新疆最高的军事长官,由满族亲贵或蒙古重臣出任。同时还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品级与将军相当。在伊犁、塔城、喀什等地设办事大臣,统率各地驻防清军,监督管理地方政权,各级办事大臣受伊犁将军统辖。……军府制度在新疆的设立对于抵抗沙俄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驻地大臣只管军事,把生产、赋税、诉讼等日常民事交由少数民族上层(伯克)管理,而伯克“以官意传取,倚势作威”。随着官员腐败的加剧,军府对内不能稳定局势,对外不能应对沙俄的侵略,最终被行省体制所代替。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新疆推行军府制度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在新疆的军府制度
2022-05-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东汉时期创作的《四民月令》描述了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的状况:种植作物广泛,牲畜种类众多,手工业包罗万象,宗族,亲戚,宾客提供劳动,也是武装力量。这种状况直接导致
A.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减D.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022-05-2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及众多的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专门服务于王室和诸侯国君, 每件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和制作工匠的名字。材料表明西周
A.官营手工业开始出现B.手工业服务对象的特殊
C.官营手工业技艺高超D.国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4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文学作品中的“士不遇”主题滥觞于汉赋。贾谊、董仲舒、司马迁在积极入世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政治挫折,于是作赋铭志如,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形成了“士不遇”文学的雏形。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的“士不遇”人生经历,既意味着一种人格的蹂躏和自由的扼杀,有标志着一种最沉重的忧患和最高层次的生命体验。沉重的人生苦难强烈刺激了他们往昔平和的心境,使他们关注对象由社会转为自我,思想性格由外向变为内收。

——摘编自王进明《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

材料二       宋代知识分子人数众多,在社会上形成势力,他们作为政治上的一支独立力量有十分明显的表现。文彦博反对新法,对神宗道:“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道:“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绍兴八年(1138年)监察御史方庭实向高宗上奏,反对向金人议和,其中有言:“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咸淳三年(1267年)御史刘黻提出:“天下事当与天下人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随着士大夫“共治与”意识的产生,他们中的许多精英分子不仅奉公守法,勤于政治,怀有一定民本思想,而且在政治上发挥了更多的主动性,有时甚至可以与帝王的个人意志相抗衡。

----摘编自何忠礼《论宋代士大夫的“共治”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前期“士不遇”赋产生的社会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士大夫“共治”思想的主要表现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价值追求的.
5 . 有学者认为,从人事上看,军机处与内阁联系紧密,军机大臣多由内阁大学士担任;从权力分配来看,总览军政大权的军机处更占有优势地位,但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事务的地位并未动摇。这反映了
A.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B.中枢机构的运作方式
C.内阁依然掌握票拟权D.军机大臣“俨然宰辅”

6 . 材料   商鞅在其变法之初,就厉行户籍制度改革。他指出,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准确地掌握人口的数目,而要掌握人口数目,户籍制度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商鞅进行了两次户籍制度改革。关于户籍的类别划分,商鞅特别强调的是打破户籍的宗法世袭制,国王的亲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登记为贵族户籍;还规定,对努力进行农业生产,并且生产出的粮食、绸布多的奴隶,可以将他变为自由民;对从事商业盘剥活动或虽从事农业生产,但游手好闲导致贫穷的人,可以将他及妻子儿女收为官府的奴隶。关于立户制度,商鞅用经济手段强迫老百姓建立起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改革秦地父子兄弟同室而居的风俗,不允许父子兄弟同室而居;不允许商人和上门女婿单独立户。关于户口迁移,商鞅极力主张限制户口迁移,对外来移民,则主张加以奖励。

——摘编自万川《商鞅的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户籍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户籍改革的其意义。
2022-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有段情节是: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该情节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是
A.天主教会的沉重压迫B.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C.宗教改革在欧洲开始D.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2022-0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主持起草与提议各类经济立法,国会的讨论几乎成了形式,很多重要法案在很短时间即被通过,成为法律得以实施。这反映出
A.总统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B.议会的立法权力被侵夺
C.三权分立机制出现内部调整D.最高法院逐渐被边缘化
2022-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贽热情赞美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英雄行为。尤其是强调在梁山一百零八人中,宋江尤称“忠义之烈”,对他“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转图报国”予以充分肯定。据此可知,李贽
A.致力于否定封建君主专制B.尚未冲突封建传统的束缚
C.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D.渴望获得超然物外的自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录
第二章 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 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五章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 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第九章 欧洲近代国家的殖民和掠夺
第十章 工业革命的动力及其对资源的侵占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引发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第十二章 民族国家分化为专制国家或民主国家    
第十三章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以及战后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十五章 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福与祸 
第十六章 现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新的挑战    
第十七章 20世纪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1-11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