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晚清报纸的魅力》中提到,“要想穿越时间隧道,拥有‘回到现场’的准确感觉与裁断,读报纸显然是上选。对于晚清而言,尤其如此”。材料言论实际上肯定了(       
A.清代报刊发展的成就B.报刊的信息留存功能
C.史料对研究的重要性D.加强文学修养的必要
2 . 1939年初,国民党制定了《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秘密文件,又制造一系列军事冲突摩擦,加紧反共,然而中国共产党却极力限制自己对抗政策的范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寄于反法西斯盟友的调停
C.着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D.依靠正面战场的抗日力量
2023-03-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自1979年开始,首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政策,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至20世纪90年代,年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第一。这得益于(       
A.企业经营所有权得到了增强B.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启动
C.允许国有企业实行公私合营D.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改变
4 .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禾丰厂产品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该厂负债40余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这表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技术落后B.外国资本排挤C.经营管理不善D.官僚资本压榨
5 . 中央政府持续推进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澳门中葡平台建设、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澳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深化合作。这些事实充分体现(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B.海峡两岸密切的经贸交流
C.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推进
6 . 有学者指出,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军事体制颇为独特,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的三层层级体系。“顶层是正规军,力量并不大;中层是地方武装;再底层是民兵游击队、民兵自卫队。”这主要表明中共在抗战中(     
A.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C.调动了广大人民的力量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2022-12-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反帝始终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在实践中却一直不得不对列强委曲求全,对于列强获得的一系列特权,他早期也予以默认。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巩固共和主义事业,使本民族获得他族的平等对待。遗憾的是,素以“民主”“共和”标榜的西方列强,对于孙中山的事业一直保持冷漠,有时甚至是敌视。在1923年“关余”事件中,列强甚至采用武力威胁孙中山的南方政府,这使他无比绝望和愤怒。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断然抛弃了从前的温和民族主义对外政策,走上了激进民族主义之路,最终找到了国际上真正“平等待我”之民族一苏俄,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思想转变,也可以说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高艳萍《略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毛泽东不仅仅从民族实体的层面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传统民族观,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民族共同意识”也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始终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的理念,而到了建国后特别是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召开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毛泽东由起初接受中苏合作转变为后来坚决反对将苏联共产党的决议绝对化和普遍化,提倡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强调了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此后在处理中美建交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也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原则,对于处理现今所遇到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国内民族问题依然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摘编自刘晓龙《试论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社会和地方政治的变化,大众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趋于政治化。晚清以降,过去地方戏剧表现情爱、鬼神、忠孝、贞节等传统主题开始转变,“政治戏剧”开始进入茶馆。社会改良者组织“新剧运动”,从事戏曲改良。1912年,成都悦来茶馆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川剧《黑奴义侠光复记》,该茶馆在当地报上的广告称:“本堂于戏曲改良,力求进步。现值种族竞争、优胜劣败,是以特排演《黑奴义侠光复记》一部。此剧从《黑奴吁天录》脱化而出,乃泰西名家手编,其中历叙黑奴亡国之惨状,恢复故国之光荣,尤令人可歌可泣,可欣可羡,能激发人种族思想,爱国热沈(忱)。”

——摘编自王笛《辛亥革命前后普通人的政治生活》

材料二   在法国,启蒙戏剧是从古典主义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国启蒙戏剧创始人伏尔泰认为:戏剧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剧院的基本任务是教育观众,真正的悲剧是美德的学校。他善于利用古典主义风格戏剧传递启蒙主义思想,把宗教迷信和专制政治当成攻击对象。他最著名的悲剧是《札伊尔》(1732)剧中女主札伊尔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国王奥斯罗曼相爱并准备结婚。但因受到信奉基督教的父兄干涉,不得不按基督教教规接受洗礼,取消与奥斯罗曼结婚。她的突然转变让奥斯罗曼不可思议,他见她与一个年轻男子有来往,便怀疑她变心,愤然将札伊尔杀死。后来才知那个男子是她哥哥,奥斯罗曼后悔不已,悲愤中结束了自己生命。伏尔泰以悲剧的形式,控诉了宗教狂热所导致的恶果。他反对宗教专制,主张异教宽容,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摘编自罗锦鳞《启蒙运动时期戏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政治戏剧”的特征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启蒙戏剧”。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戏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38年春节,战地记者周立波在晋察冀边区采访,看到春联大多是“驱逐日寇,最后胜利”,横额多是“中华万岁”,门神变成自卫队队员,年画主要是“抬伤兵,送茶饭”。这表明抗日根据地
A.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B.民众的抗战意识较强
C.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D.大生产运动成绩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投壶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由于只取“射礼”中繁杂程序的一半,舍去了“武”的内涵,使投壶在战国时已在民间普遍流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投壶进一步娱乐化,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连妇女也参与其中。投壶的发展
A.得益于政治局势的稳定B.导致了尚武精神的消退
C.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D.冲击了传统的礼教规范
2021-12-30更新 | 404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