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329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10次组卷 | 46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19次组卷 | 297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随着罗马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及公民权、半公民权的授予,制定统一的法律来要求人们遵循成为必然要求。比如万民法的设立,调整了罗马公民与新征服地区人民的关系;比如“叛国罪”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表明罗马法的实施(     
A.调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B.有力地维护了罗马共和政体
C.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D.使公民具有了社会责任意识
2023-06-11更新 | 163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2023-05-28更新 | 160次组卷 | 4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使列国的生产力发生根   本性的变化。春秋中后期牛耕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 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牛耕的推广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 营方式成为可能,这就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男耕女织的综合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材料二:明清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且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 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小农经济的新发展。
2023-03-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 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两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兴起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体系很不稳定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3-03-2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8世纪末,英国900家棉纺厂中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的有600家,19世纪上半叶的棉纺织业中,大多数工厂雇佣人数在100-500人之间。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D.工厂制继承了传统生产组织形式
2023-03-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初官营手工业主要为政府、皇室提供漆器、衣物、纺织品等物品及服务。武帝时,官营手工 业的产品,尤其是盐铁成品,虽有部分仍供给官府,但大部分交由盐铁官贩卖。这一变化是由于武帝时期(     
A.官营手工业发达B.开通了丝绸之路C.强化了经济控制D.形成了统一市场
2023-03-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行业已有坊主和雇工组成的东家行和西家行,通过双方的协议制定工价和劳工待遇等问题。这表明当时佛山(     
A.海外贸易相当发达B.制瓷业的规模扩大
C.生产部门分工细密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23-03-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