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爆发后,协约国前线战斗减员剧烈,后方劳动力匮乏,于是煽动中国参战,以便征用中国劳工。北洋政府权衡利弊得失后,与协约国议定,中国采取“以工代兵”的方式参战。根据和英法等国签订的协议,中国北洋政府允许英法俄在华招募劳工,先后30万华工远涉重洋,浴血欧陆。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也能成为优秀的士兵,在炮火下仍然表现良好。他们可以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一战后,大量华工留在俄国,几万人参加了工人赤卫队和红军,保卫苏维埃政权。 内战结束后,旅居俄国的华工大部分和当地人通婚,融入了当地社会。 而归国的华工则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火种、桥梁和纽带,为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杨凯《一战赴协约国华工始末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工赴欧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便倡导教育应遵从人的天性,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教育惩戒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增长停滞,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80年代英国明文禁止体罚学生,但2%的教师表示曾受到学生的人身攻击。在教师及部分家长的要求下,英国陆续颁布了20余条法律法规,为教育惩戒政策实施奠定良好基础。1988年教育改革法指出,学校教育应当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以成熟理性的人格面向社会。学校在惩戒方式上主要有拘留制裁、搜查制裁和没收制裁等形式,教育惩戒的奖励措施可以分为正式奖励与非正式奖励。在2013年颁布的《合理使用惩戒——给校长、教师和政府人员的建议》中,强调包括任课教师、部门主任和年度负责人等学校教职员都有合理使用惩戒的法定权。

——摘编自李猛花、马早明《学校治理视角下英国教育惩戒政策实施及取向分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施教育惩戒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教育惩戒的特点。
2021-05-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上看,越南战争的历史被安排在高中历史的选修部分中,从具体的课文内容来看,三套教科书均将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并作一课内容。课文从导言中,便直接将越南战争定性为“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揭示了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有关越南战争的起因,课文重点介绍美国出于敌视中国、“遏制”共产主义和称霸世界的目的。此外,课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美国对越南的轰炸、“橙剂”的使用,展现出美军在越南的侵略行径。最后,就越南战争的结束归结为中国对越南的大力支持和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使美国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不得不采取撤军。在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越南战争的内容叙述得比较详细,越南战争更多的是被视为本国史的一部分。美国教科书对越南战争的叙述,除了少数对越南境况战争场景的描写外,大篇幅的文字介绍落脚在美国国内状况的介绍,更重视越南战争对美国自身的影响。有关越南战争对越南的影响,将越南人民所受的苦难归咎于越共和美国的战争,而不应该指责其中的某一方。最后,对于战争的总结,指出美国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失败,但在政治上在国家形象上,输掉了这场战争,同时也输掉了美国的自尊和骄傲。从教科书的整体立意来看,美国历史课对越南战争的学习,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反思美国的政治制度、对外政策等内容。

——摘编自叶希蓓《越南战争在中法美越四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书写对比》


(1)根据材料概括中美教科书对越南战争记载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教科书编写的因素。
2021-05-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在20世纪之前曾发行过15102550美分的纸币。联邦储备券系列包括5001000500010000美元面值,金币券包括1, 00010, 000100, 000美元面值。其他币种没有面额超过100美元的大额纸币。1946年以后美国不再发行新的大面额纸币,1969年,所有面额在100美元以上的大面额纸币全部退出流通。目前美国流通纸币有如.下面额:


——-韩双林、马秀岩主编《证券投资大词典》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已发行五套人民币。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5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整理摘编自中国政府网《中国货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元和人民币演变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四套人民币的变化并简析原因。
2021-05-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性的国民的塑造,不仅在革“身”,更重在革“心”,从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来 看,具有鲜明现代性的独立人格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显现的,而其时的移风易俗变革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临时政府将“风俗之害”与“政治之害”并列为革命的两项主要内容, 颁布劝禁缠足、剪辫、禁止赌博的法令,戒除仿生耗财的嗜好(诸如吸食鸦片、吗啡及各种烟、酒等)。仿效西方各国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礼服式样,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行,但事实上,人们服饰的式样品种远远超出了条例规定的范围,人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带有明显等级特色的大人、老爷称谓此时被明令废止,而代之以先生、君、阁下等文明称呼。一向为人们所重视的繁琐的婚丧仪式,趋向于文明简洁,“其在婚礼……,乃由文明结婚而进至集团结婚,完全失去中国旧时嘉礼之风”,“其在丧礼,亦减而渐至轻微,丧服仅存名义,甚至无衰服而仅有黑纱甚至外观亦加斩服之名”。

——摘编自赵刚印《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的意义。
2021-06-02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将大治水师定为军国大计,以筹办海防善后事宜的名义,创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简称海军衙门或海署),作为中央主持全国海防活动的独立机构。直至甲午战败、北洋海军覆灭,海军衙门遭致裁撤,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在成立的十年里呈现出复杂的历史面相。一方面直接促成了北洋海军成立。另一方面,海军衙门是继总理衙门之后,于中央出现的又一个临时性专务机构。其政务运作突出表现为大臣集体负责制与先期咨报模式,对全国海防事务只能负有限的集体责任。它的设立既是清廷面临海防、洋务等新局面采取的应变性举措,又是中央借机强化对地方控制力与约束力的标志性事件。

——摘编自徐笑运《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制度建设及其政务运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军衙门创设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军衙门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亨利改革之前,英国著名的神学家威克里夫就主张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建立由国王统治的国家教会。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通过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先后剥夺了教皇在英国对教士的提名权、教廷司法权等权力。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重申王权至上,确立了英王对国家及教会都拥有绝对之主权,更名英国教会为“英国国家教会”。1539年宣布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士地,一部分收入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财政危机,而且使得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通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还强化了自己的专制权力,使得英格兰的王权达到了自1215年《大宪章》颁布以来的最高点。

——摘编自李强《英国走出中世纪——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中夏(18941933),湖南省宜章县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下,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发起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积极投身学生反帝爱国运动。1920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次年初,他创办工人报纸《劳动者》和长辛店工人夜校、劳动补习学校及工人俱乐部,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19232月,参与发动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并在全国发动劳动立法运动。同年4月创办上海大学,聘请蔡和森、瞿秋白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到校任教,利用上海大学为党培养人才;同时撰写了《革命主力的三个群众》《论工人运动》等文章,将马列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科学分析了中国革命。为响应五卅运动的号召,他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他与李立三提出南昌起义的建议,主张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19333月不幸被捕,任凭敌人使尽阴谋诡计,他始终坚贞不屈,称“就是把邓中夏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后英勇就义,时年39岁。

——摘编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1)根据材料,概括邓中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中夏体现的时代精神。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58月,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所带来的惨剧,使许多科学家感到震撼。面对悲剧,科学家们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开始了保卫世界和平与人类尊严的新行动。195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52位世界级科学家聚会博登湖畔,联名发表了《迈瑙宣言》。其中写道:“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生活之路。但我们怀着惊恐的心情看到,也正是这个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宣言呼吁所有国家“自动放弃使用武力作为政治中的极端手段”。同年7月,爱因斯坦、罗素等十位科学家联名发表宣言,呼吁各国科学家行动起来反对核战争。这个宣言导致1957年召开了关于科学和世界事务的第一次帕格沃什会议。这次会议有10个国家的22位代表参加,一致认为:“科学家除了他们的本职工作之外,最大责任就是竭尽全力来防止战争,帮助建立一种持久的、广泛的和平。他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公众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了解科学的破坏性和创造潜力,还要寻求一切机会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形成。”会议提出了“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而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科学成就等11项要求。

——摘编自连冬花《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科学家们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帕格沃什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2021-05-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之间发生了分裂,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方之间处于紧张的对峙当中。“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赢得和平。”这是丘吉尔对战后形势的描述。由此战后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特别高涨。19488月,由法国和波兰的文化工作者和科学家发起,国际文化工作者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召开,大会通过宣言,批评美英两国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1949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1950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195011月,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50年代初期,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组织下,全世界掀起了和平签名活动,签名人数最多达6亿多人。这些运动对于朝鲜停战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结局以及世界局势逐步由紧张到缓和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初期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