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伍连德(18971960年),字星联,祖籍广东台山,我国著名预防医学家、西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著名卫生防疫专家,他为中国现代医学卫生防疫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谓伍连德精神,即从19071937年回归祖国的30年间,对祖国卫生防疫事业开创进程中的理想信念、炽热情感、英雄气概、医术造诣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是一切以祖国利益为重的赤诚爱国主义精神、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奉献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统一。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在中华医学会首次会议上,他要求使用国语;1911年东北鼠疫爆发,他临危受命,北上抗疫并取得成功,他在东北防控鼠疫期间开创的隔离方案和救治措施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1915年,他提出中国医学会应以“促进医学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预防医学的兴趣”为宗旨,并采取积极行动,倡导科学救国之路;1935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

———摘编自《伍连德精神: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伍连德精神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2023-04-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近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6年,清政府改原刑部为法部,专掌司法行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在此以前,清政府还在一些地方创建巡警,1905年增设巡警部,第二年改为民政部。力图在形式上模仿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司法组织,名曰“司法独立”,实际上审判大权仍操之于皇帝和地方大员手中。《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均规定区分民刑:凡诉讼而“审定罪之有无者属刑事案件”“审定理之曲直者属民事案件”。审判衙门分为初级、地方、高等审判厅和大理院,实行四级三审制。采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所定的一系列原则,如回避、辩护、公开、合议以及起诉、上诉、执行等程序,从而在法律上改变了封建的司法程序和制度,但在实践中,大都仍沿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仿效西方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在审判机制上倾向于“四级三审制”。面对前朝官吏苛刻残暴的严刑拷打、刑讯逼供等司法恶习,临时政府明令各官署不论审理何种案件,一概不准体罚和刑讯逼供。量刑的轻重尺度就应“以足调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平为准,而不应过分强调重刑、酷刑、苛暴统治”。革命派力主将“法官独立审判”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严格法官考试制度,注重考核,还设立专门机关掌管法官考试。南京临时政府曾计划建立律师制度,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训令中指出,“律师制度与司法独立相辅为用,夙为文明各国所通行,现各处纷纷设立律师公会,尤应制定法律,俾资依据”,“大小诉务,仿欧美之法……许律师代理,务为平允”。

——摘编自邱远猷《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改革》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体制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司法体制的异同,并简析清末司法体制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司法体制改革的原因。
2022-09-30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诸文绮,1910年在日本获得纺织工程学位后归国,先后担任政府官员和投身实业。1911年,诸文绮通过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研制出棉线丝光机并制成丝光线。1913年,诸文绮在上海创办启明丝光染织厂,开国内丝光染色先河。此后他创立多家公司并积极为染织行业争取合法利益。他还主张应当从日本等国的工业发展中吸收经验,要注重机械技术的革新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他积极参与“国货联营公司”等抵制日货的活动,认为推广国货与国防有着密切的关系。1936年,他将个人财产尽数投入教育事业,筹建文绮染织专科学校。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置办实习工场、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号召学生要爱校、爱国,为民族纺织业的振兴不断拼搏。为中国纺织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摘编自李想廖大伟《诸文绮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诸文绮对中国纺织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诸文绮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彭士禄(1925年-2021年),革命先烈澎湃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他6岁成为孤儿,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几经辗转到延安。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于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以优异成绩从苏联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苏联拒绝为中国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毛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彭士禄勇担重任,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与开发。当时中国相关知识和人才近乎为零,研究全靠“自教自学”。他和几位留苏的同事担任老师,开设了反应堆等专业课。1970年,核潜艇陆上试验开始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了。彭士禄又积投身我国核电研究,从零起步克服种种难题,完成秦山核电站的设计。1991年春山核电站建成并组网发电,我国没有核电的历史就此宣告结束。1978年,他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时说:“我也可以得奖吗?”他还说:“什么时候调级,什么时候评职称…我一概不知,也不打听。国家给我的太多了。“

——摘编自《科技工作者之家》等

(1)根据材料,概括彭士禄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士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2021-05-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进士科考试只试策,并不试文,后来又增加了帖读、帖经和杂文等形式不ー、不够规范的考试项目,但不定。高宗时,杂文成为进士考试的法定项目。开元以来,科举和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时海内和平,士有不由文学而进,谈者所耻”。唐玄宗遂对进士考试进行了两次改革。一是开元六年,针对考试中的浮艳文风,下诏要求“自今以后,不得更然”,科场及文坛都有所触动,时为宰相的张说和苏颋在骈文写作中崇雅浮艳,运散入骈。在当时,宰相有阅榜及定夺取士名单的特权,苏、张的文风之变对文坛骈丽浮艳之习有改易之功。二是开元二十五年,针对进士试中诗赋过于讲究声律的现象,颁布《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调后的进士试确立了“三项剖”:帖经、杂文、策,更加重视文词。

——摘编自张晓敏《唐代进士科改革与文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进士科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进士科改革的影响。
2021-05-22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62月,代表左翼进步力量的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成立,受到人民的拥护。以佛朗哥为首的反动派阴谋勾结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发动叛乱。为了控制直布罗陀海峡和使法国三面受敌,德、意均派出重兵和提供了大量军火。

与此同时,法国和英国却采取了“不干涉”政策:法国政府停止向西班牙输送一切武器,英国首相鲍尔温指出绝不可使英国人站在俄国人方面作战。英法统治阶级担心西班牙的胜利会使欧洲“布尔什维克化”。99日,有德意等27国参加的实施关于不干涉西班牙协定的国际委员会在伦敦成立。德意虽然名义上参加了“不干涉”协定,但根本不予执行。1939420日,不干涉委员会解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不干涉”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不干涉”政策的影响。
2021-05-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38年,金熙宗改年号为天眷。天眷年间,金熙宗对金朝中央的制度做了进一步改革,呈现出新的面貌,即宫制的确定——金熙宗颁布新的官制和“换官”的规定。所谓“换官”,就是原来女真和辽、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金熙宗时确立的这一整套烦琐的官制,大体上都是依照辽、宋旧制,全面地采用了汉官制度。……同时增设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官。官员的增设,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建都城,定礼仪……造新文字——金太祖时,完颜希尹参考契丹、汉字造女真字。金熙宗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不仅进一步显示出采纳辽、宋旧制和接受汉文化的趋向,而且清楚表明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皇权统治。这次改革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皇权统治,也加强了女真改革派和汉人官员的地位。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天眷新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天眷新制的影响。
2021-05-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贞观六年,唐太宗想封禅泰山,魏征反对。太宗问他原因,魏征对曰:“……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事遂寝。

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日:“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旧唐书·魏征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征反对唐太宗封禅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征能成为一代“良臣”的具体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利用它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联合国来对抗和遏制中国,使中国在1971年之前完全游离于现存国际秩序之外。社会主义新中国始并不认同西方的全球化概念,只接受主权原则,并于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回后,一度反对维和(干涉其他国家)及反对核不扩散(要打破核垄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态度开始转变。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利用借欯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1991年,中国第一次参与维和,到现在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维和贡献者,后来又比美国还早批准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中国逐渐成为现存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贡献者,最后成为改革者。

——摘编自赵穗生《中国与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和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国际秩序态度的转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对战后国际秩序变革的贡献。
2021-05-2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至唐,思想界逐步形成“三家齐鸣”的局面。在三国两晋时期,战争不断,王位更替频繁,从北方来的游牧文明冲击了原有的农耕文化,“胡文化”一度盛行,儒学者的地位下降,儒士们纷纷南迁,儒学思想陷入危机。直到隋文帝的出现,他在统一北方之后,首先便恢复传统的伦理纲常,从思想层面改造了国家,同时也为随后而来的盛世奠定了思想基础。唐朝,儒学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唐晚期再次为动乱和宗教思想文化冲击,危机再次出现。

——摘编自何成轩《儒学南传史》

材料二   对于程朱理学而言,在明朝时期的确盛极一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人们发现程朱理学也有一定的不足。而且王学在这个时候又开始崛起,造成了程朱理学的下坡路。王学的崛起造就了明朝理学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在这段时期,人们以学习王学为主流,即使在朝堂之上,也有很多的大臣在学习王学,王学对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一方面,王学曾经取代过程朱理学,有他的过人之处;另一方面,王学也曾经帮助明朝进一步发展,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崇尚王学。

——摘编自宋志明《论宋明理学的成因和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理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