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上海及其附近的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布的输入源源不断。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半”厦门开市通商后,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英国首先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欧洲市场,接着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的各纺织城市进行加工,然后再把制成品输入印度。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到19世纪中叶,印度已从棉布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人口在全球占比为22%,而此时中国纺织工业的棉纺锭(513万锭)在全球占比仅为5%,棉纱年产量(43.7万吨)在全球占比仅为7.8%。……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城乡人民服饰“蓝、黑、灰一抹色”的情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服饰多样化以至时尚化。反映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时装和华丽的家用纺织品,进入城乡普通人家。人民群众衣被的普遍改善,已成为“全面小康”和“时尚中国”的一个重要元素。到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经济总量总体上在全球占比在55%以上。中国棉纺织工业的设备规模在全球占比在57%;棉型纱产量3538万吨、棉型织物产量893亿米,其全球占比都在55%以上。更具可比性的“纺织产业纤维加工量”,从1978年的276万吨(全球占比为10%),逐步发展到2015年的5300万吨(全球占比在55%以上)。

——摘编自陈义方《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两国棉纺织业面临共同的境遇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大航海时代,美洲贵重金属大量涌入欧洲,金币、银币随之普及。但不同国家的供应量差别、铸币中贵金属含量差别大,致使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不一,而且浮动性强。在牛顿建议的基础上,英国议会于1717年立法,规定金银币兑换比值,形成了“复本位制”,随后,美国、法国都向英国学习“先进经验”,但各国兑换比价不同,市场套利现象严重。1774年,英国重铸货币,放弃白银,形成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英国议会制定《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只盯住黄金的方针政策,这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的国家。在金本位的支撑下,英国国力昌盛,最后变成了“日不落帝国”。于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主要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基本都效仿英国,无论最初的“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最后都演化成“金本位制:正如达尔文所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样,在长期的选择中,白银的货币光环渐渐暗淡,金本位制则日益稳固。

——摘编自【日】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货币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

——摘编自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材料二 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即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

——摘编自薛军《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宪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并指出其制定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理念及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两部法律的内在关系。
2021-05-11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降,欧洲国家与社会从基督教世界中逐渐显现出独立的力量,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者加布里埃尔洛代在《建立图书馆之倡议》里写道,要在民众中获得巨大声望,没有哪种方式比建藏书丰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保险。这正是近代早期国家图书馆兴起的缘由。从修道院图书馆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之后,阅读不再是经院学究的特权,也不是王公贵族的奢侈消遣与学者的专属领域,阅读开始走向大众。各类经营性质的图书馆兴起并繁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各地先后出现公共图书馆运动。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逐步消除了对读者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图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89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宣扬西方图书馆事业,提倡新建公共藏书楼。
1898京师大学堂建立,拟定《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
1902清政府颁行《钦定学堂章程》,成立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还仿照西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制订了—整套规章制度。
1903《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藏书机构为“图书馆”,是官方文件首次使用“图书馆”这一名称。
1912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部职令草案》《教育部官制》,认定通俗图书馆是社会教育司执掌的重要的社会教育事业。

——摘编自王平、王雨潇《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图书馆兴起的特点,并简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嘉庚(1874-1961年),厦门集美人。1890年,陈嘉庚赴南洋谋生,率先实现橡胶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经营,成为东南亚橡胶王国四大开拓者之一。1910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筹款支援闽省新政权。他出资创办厦门大学,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达70余所。为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他还积极倡办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一年内募集捐款1.44亿元,支援祖国抗战;还组织华侨机工3200多人回国服务。1949年,他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他的多方努力下,1958年鹰厦铁路建成。陈嘉庚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摘编自《闽南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主要活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嘉庚的历史贡献。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1799年拿破仑执政后便下令起草,在法典制定过程中,拿破仑多次参与一些法律条文的讨论,始终坚持资产阶级革命者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对理性的原则,18043月由立法院通过。第一部分是人法,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晚年认为,《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

——摘编自Diane《拿破仑民法典》等

材料二   1954年,中国开启了民法典的编制工作。1957年编纂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等13个法律文件,与1922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有共通之处。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体现了防止修正主义复辟等立法宗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民法的制定显得更为急迫。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技术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摘编自刘凯《<民法典>诞生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认为《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的依据。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特点,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行的伟大历史意义。
7 . “一花一世界,“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000年以前,亚非等地区独立形成多个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史称“棉花部落”。

16世纪初期,哥伦布远航使得欧洲有了建立世界棉花帝国的可能。

1718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棉花帝国的中心。棉花制造帝国的诞生,与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密不可分。英国纺纱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增,旧有原棉供不应求,原棉价格暴涨。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美国种植园主引入成千上万的奴隶,同时美国政府驱逐印第安人原住民,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把棉花种植园引入西部和南部更广阔的地区。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世界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被切断,棉花帝国陷入危机。欧洲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纷纷向殖民地政府施压,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工业资本逐渐深入到棉花的实际种植者之中,加快了非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崩溃。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棉花帝国”的演变过程,并进行简要评价。
2021-05-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统一后,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得到广泛运用。根据该学说,周朝属于火德,而水克火,故秦朝自认属于水德水德在颜色上尚黑,在数字上与或其倍数相对应。因此,始皇规定衣服旌旗均以黑为主色,车用六马,轿宽六尺,设36郡,修宫殿270座,迁徙豪强12万户。另外水德属阴,主刑杀,故而秦力求严酷,不讲仁恩和义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众所周知,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上述材料则体现了秦朝不同的治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两者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308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南平龙岩三明宁德)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库尔班·吐鲁木(1883-1975),维吾尔族。从小生长在大地主依斯木的牛圈里,遭受地主的残酷压榨。新疆解放后,60多岁的库尔班·吐鲁木第一次种上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心里萌生出一个诚挚的愿望:一定要去北京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的丰收果实。1955年是个大丰收的年景,库尔班·吐鲁木打了上百斤馕,骑着毛驴要上北京去看毛主席,最后县里的干部劝阻了他。但是他想见毛主席的事迹,传遍了天山南北。1958年6月,和田专区组织去北京参观农具展览会,库尔班·吐鲁木荣幸地加入参观之列。1958年6月28日,库尔班·吐鲁木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并当场给毛主席献了礼物。第二天,毛主席还专门派人看望了库尔班·吐鲁木,送给他十米条绒布和对新疆少数民族兄弟的亲切慰问。1959年7月库尔班·吐鲁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于1960年被编入全国小学语文教材。1995年毛主席与库尔班·吐鲁木握手的巨型塑像建成,成为于田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上映,被列为中共十六大的重点献礼片。

——摘编自《永远跟着党走-库尔班·吐鲁木》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库尔班·吐鲁木萌生“一定要去看毛主席”愿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库尔班·吐鲁木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5-13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4~1885年,清政府内部发生了关于国防战略问题的激烈争论,主要有三派不同的看法,李鸿章等人认为:“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当前以海防为急务,西北边塞战守现有边界,且屯且耕,不必急于进取”。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海疆之忠,不能无因而至,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目前之计,尚宜全力西征,但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张璐漫《晚清国防战略转型研究》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派提炼其国防战略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或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