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霍华德设想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法国建筑师加尼埃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从18世纪开始,法国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20世纪30年代以后,里昂郊区的卫星城镇大规模发展,逐渐与市区连为一体。里昂老城是法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城市生活居住区沿罗讷河和索恩河呈南北长条形而建,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的向阳面,东部是广袤的田野。工业区分布在市郊,南部是大型核电站,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东南部是汽车工业基地。备区间均有绿化带隔离。里昂作为交通枢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仓储和中转基地,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城市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平均年增长0.2%,这种缓慢的城市化主要是严格的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迁移流动。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伴随乡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就业模式产生了“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地区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转变为负值,这些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迁移流动人口的贡献。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园城市”和“工业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并说明这两种城市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制约和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因素。
2021-09-24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淦昌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907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6-1952年,王淦昌在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培养出李政道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1952年,王淦昌赴朝鲜战场,完成了探测美军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掷放射性物质的任务。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王淦昌还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先后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郭兆甄《以身许国: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淦昌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淦昌取得成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儒学或儒、释、道为其主要内容。到了近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儒学地位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形成了近代文化的新内容。由于近代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发展源流不同于古代文化,因此,近代文化的内容同样不同于古代。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传统儒学衰落,旧的文化体系解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因素和文化部门。声光化电、民主自由、新式礼仪习俗等,纷纷展示在人们面前。那么,近代文化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科学和民主。科学和民主虽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实际是对近代文化基本内容的概括。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5-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实行的是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实际上是脱离了本部门,专一负责全国政务处理,三省的副职左右仆射成为三省的实际负责人。后来皇帝干脆取消三省长官正职职位,只设副职,并且副职进入政事堂。唐代把以前宰相的职权正式从制度上分配给三省,也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这样,宰相的官阶降低了而职权却扩大了,这显然是一种富于理性和效率的行政体制。因为这既增加了宰相处理的行政事务,又降低了宰相的官阶,换言之,削减了宰相的权力,从而使得既保证了政治机制的正常运转,又保证了专制皇权的权威。……由唐代的三省职权划分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

——摘编自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材料二   宋初虽然沿袭旧朝,设立了三省机构,但它们却并无实权,仅仅作为一种象征,而以他官判省事,即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宋室南渡后,来自北方政权的军事威胁大大加深,由于战事频繁,突发事件不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治核心宰相机构设置重叠,效率低下的弊病亟待改变。

建炎三年(1129年),担任宰相的吕颐浩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在制度建设上,宋代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助手,对宰相构成了一定牵制;建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将军队调动、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从宰相手中夺走;此外,还有台谏官员对宰相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防止宰相之间出现政治小集团,威胁皇帝的统治。宋代宰相的权力虽然受到不少制约,但依旧出现很多有所作为的名相,如促成澶渊之盟的北宋宰相寇准、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壮志豪言的范仲淹、力推改革的王安石等人。

——摘编自李正中、李景盛《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六部制是—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宰相制度演变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
2021-05-2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后初期, 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组织工会并举行大规模活动的高潮,取得了重大成就。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所造成的压力成为杜鲁门推行“公平施政”的重要因素,也是日本战后通过劳工立法、给工会活动自由的主要原因。20 世纪50-60年代,工人阶级以大幅度提高工资为斗争目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斗争,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工资在1948-1970 年间有明显的增加,美国、日本、 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工人工资增长率分别为: 48.2%、 289.7%、242.2%、120.4%、46.1%。 同时,工人运动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广泛建立。战后工人运动的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8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相对完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逐渐转入低潮。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七七事变”爆发后,美国开始禁止政府船只向日本输送武器。美国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外交举措制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维护自身利益。……虽然美国多次争取日本在对华问题上的妥协但均遭到日本拒绝,鉴于此,美国对日禁运政策也逐渐具体化并加强了对华援助。19401月,《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到期,美国立即将其废除,同年7月实行主要原料、军需品对日出口批准制。……由于日美矛盾激化,日本统治者越来越清楚的看到美日之战在所难免。……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不断深入,加上英美对日政策的不断强硬,日本的资源量已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战争机器。从1940年开始,日本逐渐将重心转向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这一举措激怒了该地区的重要利益者一一美国。194181日,美国宣布全面停止对日本的石油供给,这完全抓住了日本的命脉,面对这种形势日本对美开战的呼声高涨,并于次月通过了《贯彻帝国国策纲要》,确定了以对美宣战作为解决日本目前所面临困难的手段。

——摘编自周彦宇《日本“南进政策”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本禁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日本禁运的影响。
2021-04-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驿站是元代官办的交通设施。管理驿站的中央机构,原来是诸站都统领使司,后来改名为通政院。各驿站设置提领、副使、百户等站官,管领站务。按照官方的统计,在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行省共设基犬全于件都立了1400处驿站,通往岭北行省的三条主要站道共设置驿站119处,宣政院管辖的吐蕃地区设置了27处驿站。驿站为官方来往人员提供交通工具、休息场所和饮食服务,“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交通有陆路和水路,驿站因此分为陆站和水站两大类,无论是陆站还是水站,都有专门的“站舍”,或者称为“馆舍”,为来往人员提供住处,并设有“厩舍”或船坞。

——摘编自史卫民《中国大通史·元(下册)》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科学革命是文艺复兴的最后表现,这一时期出现的科学思想,深深影响到现代关于宇宙和自然、人类、理想社会甚至上帝观点的形成。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首次获得亘古未知的全新的重要证据——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脉、太阳黑子、围绕木星运行的四颗卫星金星的盈亏现象等,为解释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伽利略提出了重要的惯性概念,把握了力是物理上的动因的观念,奠定了现代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基础。他重视运用数学方法对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经验和理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传统,在科学方法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为了驳斥教会对哥白尼体系的责难,他提出了相对性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成为狭义相对论的先导。

——均摘编自《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伽利略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伽利略科学成就的历史意义。
2021-09-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1922年葡萄牙派军队占领了安哥拉全境,派总督施行统治。20世纪60年代,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陆续爆发解放战争,尤其在安哥拉,得到苏联、古巴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积极开展游击战,令葡萄牙殖民军疲于奔命,战争费用占到葡萄牙政府开支的40%。1975年,葡萄牙政府同意安哥拉独立,并向安人运移交政权。然而,美国不希望安人运上台执政,于是扶植安哥拉另两大党系“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和“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与之对抗,安哥拉内战由此爆发。从1975年葡萄牙统治者撒出安哥拉,到2002年反对派武装领袖萨文比被政府军杀死,双方签署和平协议,这场战争长达27年之久。安哥拉内战对安哥拉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据联合国估算,该国80%人口缺乏基本医疗设施,60%人口缺水,30%的安哥拉儿童在5岁之前夭折,国家平均年龄为40岁。全国约100万人在内战中丧生,约1/3的人口流离失所。

——摘编自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哥拉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哥拉内战的特点以及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1-05-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范文澜 (1893-1969),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学家。1913 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受业于著名学者黄侃、陈汉章和刘师培。1939 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到达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由范文澜负责编写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中国通史。编著工作从1940年8月开始,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情况下,范文澜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发愤写作。1943年,《中国通史简编》出版,共56万字。《中国通史简编》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代表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大量新鲜的论断;内容丰富,重视把握和揭示各个时代的特点,善于抓住历史演进中的新因素,新动向;在叙述上,脉络清晰,上下、中外贯通。它的完成,标志着中国通史的编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摘编自陈其泰《范文澜:承章黄衣钵扬马列学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编撰《中国通史简编》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通史简编》的特点。
2021-05-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