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一·夸美纽斯(1592-1670年),捷克教育家。受加尔文派的影响,他认为人人都可能成为上帝帝的选民,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发展,但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与此同时,还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

——据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材料二颜元(1635--1704年)、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训话,清谈、禅宗、乡愿,有一皆足以祸国诬民,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他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能安邦治国、济世鼓民,而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躬行而实践之

——据【清】颜元《习斋记余》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夸美纽斯和颜元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所学知识,比较夺美纽斯和颜元教育思想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冯友兰先生在《“五四”前的北大和“五四”后的清华》中指出,当时的北大,就文科方面说,所讲的虽不是应科举考试的“举世”那一套,但多数学生思想仍停留在科举时代,还是以学校毕业作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五四”前的北大以培养政治人才为主B.北大学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C.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D.北大学生渴望回到科举时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黄兴,湖南长沙人。1903年黄兴邀请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秘密集会,商定创立华兴会,众人公举黄兴为会长。随后华兴会联络各地革命会党,议定于次年秋在长沙举行起义。事泄,黄兴逃亡日本。1905年黄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筹组革命政党同盟会,成为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随后黄兴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上。1911423日,黄兴率领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100余人攻打广州总督衙门,但寡不敌众,起义最终失败。后收敛遇难者,得遗体七十二具,合葬在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兴是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他勇敢无畏,身先士卒,在国内和旅居海外的华侨中赢得了崇高的威望。

武昌起义胜利后,黄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后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黄兴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欲维护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结果先后失败。191610月,黄兴病逝于上海,年仅42岁。


(1)根据材料,概括黄兴的革命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户籍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由来已久,阅读下列有关我国户籍制度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汉承袭了秦的户籍制度,与此同时又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汉政府表彰累世同居,法律禁止父母健在的情况下子孙分门立户,魏晋时期,政府颁布了“户律”,实行编户齐民,将户籍管理法律化。宋朝实行都保制,王安石变法时期又实行保甲制度强化对社会的控制。宋朝有最为典型的特权户籍"官户”,它可享受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法等特权。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叫“匠户”。明代以户帖制与黄册制登记户口,将户口、土地和赋税三者合一。在管理上,明朝实行里甲制,严格限制人口的流动,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举报,处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清朝康熙之后,随着“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赋税和户口之间的关系被土地所取代,户籍申报编制的经济意义降低。随着保甲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建立,乾隆三十七年,取消五年一次的户口编审制度,代之以通过“岁计”了解各地户口增减情况,淡化了户籍的赋税功能,而强化了政治控制功能。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从建立到强化再到改革的演变的历程。户籍制度内涵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异化。“为土地改户籍”、城市户籍含金量不减反增等现象成为制约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人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制度障碍,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成都市从2003年以来,先后进行5次改革,改革力度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改革是采取先改内容再改形式,通过降低入户门槛及其他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顺利实现了二元户籍制度向一元户籍制度的转变,极大的推动了域内人口城镇化进程。成都户籍制度的改革在较大程度上还原了户籍本原功能,是一元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典范。

——徐茂《人口城镇化视野下的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5 . 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
A.士大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士大夫有强烈的主权意识
C.士大夫不反对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D.士大夫的国家观念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弘治四年(1491年)大同右俭都御史称“(大同)街市买卖行使银两多系茴香花银,止有六七成色……因循已久……非但大同一城如此,外卫城市皆然。”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入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说明当时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白银广泛使用
C.宝钞贬值退出流通D.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
2021-05-30更新 | 98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王莽篡汉后不久(公元9年),颁布诏令“今更名天下田日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满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敢有非井田而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对该诏令理解正确的是
A.防止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B.其复古政策背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
C.推动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发展
D.有利于王莽政权长治久安
8 . 《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经验,并说道“我闻殷坠命……肆于酒,故丧师矣”该铭文
A.表明其书法是早期大篆书法代表
B.反映了周人对商人喝酒误国的警示
C.表明青铜铸造业发达
D.反映了周代的天命观已发生了变化
9 . 下图是法国画家华托在1717年所画的《舟发西苔岛》,他用单色山水作为画的背景,这正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一画作
A.反映了当时绘画流派众多B.是西方绘画主流形式
C.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D.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
2021-05-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雅典人通过营造各种能够互动的场合来推进公共知识的形成,公民互动可以增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了解,长期来看,这种互动机制促进了认知共识的形式。这表明
A.雅典人获得平等政治权利B.互动机制是公民参政的主要方式
C.雅典人参政积极性高涨D.互动机制有利于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2021-05-28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