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谭鑫培,名金福,湖北省江夏县人。谭鑫培从小就跟他父亲学艺。他练功勤奋刻苦,白天黑夜,从不间断,因此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谭鑫培在艺术上之所以有很高成就,是因为他能不拘一格,博采众长,融会创造。他不故步自封,对京剧其他行当如青衣、老旦、花脸的唱腔,以至昆曲、梆子、大鼓、单弦的某些特长,都加以吸收运用。他不仅继承了前辈老生演员的一些拿手好戏,还通过自己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京剧老生的传统剧目。如《珠帘寨》中的李克用原是花脸扮演,谭鑫培将其改为老生后,《珠帘寨》反倒成为老生的传统剧目。由于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谭鑫培驰名南北,获得了“伶界大王”的称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谭鑫培在京剧艺术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谭鑫培在京剧艺术方面获得成功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匡胤于登位后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962年)下令:拆除坊墙(留下坊门称为“牌楼”,当作街巷口的标志),让民户直接向大街开门,并允许自设店铺门面;每家可在门前五步宽的地面内自行摆摊,五步外植行道树;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户口,进行管理;又依街分片建“卓望楼”,派专人瞭望,以备火警、匪警等;压缩“宵禁”时间,开放早市、晚市和夜市,允许走街串巷叫卖小商品,允许沿街开设勾栏、瓦舍、酒楼、茶馆和粮店、布庄以至南货铺、牛马市等各色商号、货栈;十字街头空旷地面允许艺人拉“场子”献艺等。……赵匡胤从称帝的第三年起,冲破历史成规,成功地领导了我国城建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摘编自陈鸿彝《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模式杂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期城市管理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期城市管理改革的影响。
3 .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成功,使法币币值和外汇汇率得以稳定,这有利于国内储蓄的增加。银行存款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对企业的投资和放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封闭的金融体系利于经济发展
B.币制改革为全面抗战提供了条件
C.币值稳定不利于活跃消费市场
D.国民政府开始为“围剿”红军做准备
2021-06-04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总理衙门内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同文馆、总税务司以及上海、天津的南北洋大臣,是古所未有的机构,且承担着古所未有的业务。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
A.清廷外交已向近代化转变B.清政府的决策权发生了转移
C.清廷被迫选择了资本主义D.清政府的统治思想完全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统计,元代共举行乡试17次,会试、殿试各16次,共取状元32人,进士1139人。会试、殿试中,最多的一次录取了100人,最少的一次只录取了35人。这一状况
A.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阻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C.说明知识分子相对匮乏D.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大城市所收商税约占全国商税总额的20%,其余约80%来自遍布全国的各县、镇场务。若再加上坊场钱,大城市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了。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大城市商业受严格限制
C.中小市场得到良好发展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
2021-06-0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文化史家柳怡徵认为,文治政府起源于周朝。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到了始于“素朴的农民政府”的汉朝最终形成了“文治的贤人政府”。由此可知,古代中国
A.较早确立了农民阶级统治B.文治政府有悠久的历史
C.以贤能为选拔官员的标准D.小农经济孕育文治政府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段祺瑞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试图借参战之机,整军治武,统一中国……191723日美国在与德国绝交后,向中立国发出通知,希望它们能与美国采取同样步骤。一方面,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奉命怂恿北京政府追随美国行动。他向亲美的黎元洪表示,中国参战后,美国一定设法援助中国。另一方面,亲日派段祺瑞就中国参战问题征询日本人的意见,日本同意中国追随美国的态度。于是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下定了参战决心。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10 . 1985年10月,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阿马克斯在布朗大学讲话时说:虽然指望苏联收缩现有的承诺可能为时尚早,但“苏也许不愿承担新的义务,并将努力使仆从国承担更大的负担”。这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经济难以支撑对外扩张
B.苏联放弃了控制他国的企图
C.多极化趋势牵制了美苏争霸
D.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倾向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