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表是2003—2006年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数统计,对表中的数据所体现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维和警察军事观察员维和部队
2003年4044221
2006年168631417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以联合国为中心参与国际事务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3-1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2 . 史料大数据统计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材料二


——据杨奎松、董士伟《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统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于史料大数据统计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夏禹推行“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运动,当时统计总数为1355万人。秦国商鞅下令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此乃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秦始皇创立“上计制度”,即人口、钱根统计制度。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全国共有居民12222062户,59594978人,此为我国首次较为精确的人口普查。隋朝颁布“输籍法”,唐朝进一步改进。明朝推行“户帖制”,将居民人口逐户登记在册,内容包括姓名、籍贯、性别、年龄、住址、职业、产业状况等,还要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统计为10684435户,56774561人。英国学者卡尔津看到这样的“户帖”后惊叹不已,称其为“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实行的人口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已经与现代人口普查一致。

——摘编于彭欣《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等

材料二   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根据20106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10时。新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1949年毛泽东指出:“人多力量大”,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1982年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00818万人,首次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90年人口普查是为了查清中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摘编于《全国人口普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人口普查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依据,并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普查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面所示为2022年一项名为“人们因为战争和驱逐可以逃到我们国家是件好事”的部分调查报告(数据为“认为是件好事”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比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霸权主义严重威胁国际治理B.地区之间冲突愈演愈烈
C.区域人道主义援助仍待推进D.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显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下图可知,中国(       
   
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此处极端贫困人口的定义为每人每日收入少于1.9美元。)
①改革开放大大改变了全球不平等 ②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主要贡献 ③极大改变了全球收入分布的格局 ④彻底解决了全球长期的贫困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9-29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五四运动后,有不少知识分子对劳工界开展社会调查,如工人的工钱、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衣食住行等内容,以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呈现劳工“牛马不如”的生存状况。这些调查
A.使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结合B.以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国社会
C.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2022-03-09更新 | 38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变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各州对迁移到本州的居民设置了户籍条件,满足条件才能获得本州居民所享受的教育权利和利益。有的州规定对新进入本州的居民和原住居民必须居住一年后,才能获得本州长期居住居民的待遇;有的要求再人生的某一特殊时期史该州的居民;还有的州规定被确认为本州的真实居住者,这个人就可以立即享受本州居民的待遇,获得本州居民的教育福利,免费进入基础教育公立学校读书。当然,如果一个孩子不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住在一起,孩子就读的首要目的仅仅是进入这个学区的学校就读,则学区就有权拒绝这个孩子免费进入公立学校接受教育。

——摘编自熊卫平《美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这些人群在城市管理中被称为外来流动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在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很多基本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2亿,占全国人口近十分之一,随之产生的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达到近2000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适龄儿童都要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户口还在农村的这些城市流动儿童的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并引起了各方关注。

——摘编自张慧洁、姜晓昇《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受教育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解决迁移人口教育问题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加的原因,并简述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2021-11-0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

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 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1-07-08更新 | 373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1393到1851年的中国人口数据统计表,其中对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时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B.农作物新品种的传入
C.政治稳定与政策鼓励D.抑制土地兼并的结果
2021-06-04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朝时期,忽必烈下诏,命郭守敬组织天文测量。这次测量在全国设27个观测点,历经4年,取得了精确的数据。郭守敬亲临观测,编制出新历法。忽必烈按“敬授民时”的古语将其命名为《授时历》,在全国正式颁行。《授时历》的编制与颁行
①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②体现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推动了全国统一局面形成   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