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景德镇“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余”。这些从事瓷业的佣工很多来自外地,在景德镇没有田地,时称景德镇“皆聚四方无籍之徒”。由此可知,明朝万历年间的景德镇地区(     
A.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剧B.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C.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D.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为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晚期“中国大宁”神兽博局纹镜。镜背间铸有铭文:“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生于道康兮,咸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羊。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常元吉,有纪刚。”)

史料二   东汉《前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铜镜均由尚方制作。”史料三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桂州(今桂林)向中央进贡“铜镜四十四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宋莹莹《由广西出土铜镜铭文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在今蒙古和独联体境内,发现了不少属于战国和汉代的镜子。隋唐时期的镜子出土数量数量最多的是海兽葡萄镜。在伊朗发现了多面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约旦发现了花草禽兽镜和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日本还出土了不少唐镜和宋代的商标字号镜。

——以上材料改编自王婉云《中国古铜镜在中国历史及对外交流上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铜镜外传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甲、图乙)。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
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D.冲击了等级观念
2022-02-28更新 | 425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4 .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2022-02-28更新 | 6993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农学家曾安止的《禾谱·序》记载:“春夏之间,淮甸荆湖,新陈不续,小民艰食,豪商巨贾,水浮陆驱,通此饶而阜彼乏者,不知其几千万亿计。”这说明当时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生活困难B.农业生产出现地域化分工
C.商帮主要从事长途贩运贸易D.地区间粮食转运贸易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5年,康有为组织十八省举人联名“公车上书”。康有为本人的文章回忆,上书遭到清政府拒绝;但有现代学者考证认为,康有为根本没有向清政府呈递举人们的改革主张。下列关于“公车上书”认识合理的是
A.作为亲历者,康有为的记载最为可靠B.对历史真相的探究,需要不懈的钻研
C.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无需达成共识D.现代学者掌握更多史料,其研究更为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嘉庆《黟县志》记载:“往者读书力田,无出商贾者国朝生齿日盛,始学远游,权低昂,时取予。为商为贾,所在有之”。据此可知,当地
A.人地矛盾比较突出B.经商之风非常盛行
C.耕读成为社会风尚D.职业观念有所转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张骞 出使西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的大陆交通线上外贸最多的商品是丝绸,但据唐朝经济状态分析,华方丝路贸易应当是丝绸、瓷器、茶叶三位一体。茶叶加入当在中唐以后。陆羽首创“煎茶法”,改变了初唐时期落后的饮茶习俗,形成了“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的兴盛局面,并且成功地培育了大唐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之风。回鹘“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茶马互市的最早记载。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固边急需大批马匹,多次以茶、丝万计易马万匹。

——摘编自丁文《中国古代茶叶经济与丝绸之路》

材料二   明清时期, 茶叶流通中出现了赊买赊卖和预付货款两种情况。茶叶的赊买赊卖多发生在茶商之间、茶商和消费者之间,明朝前期茶商将大量茶叶运抵边境地区,一时难以出售,便赊给当地居民。茶叶的预付货款则是先付款,然后才得到茶叶,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茶园户和茶商之间,成为茶商控制茶农和茶叶生产的一种手段。如在浙江,“种茶者,多由入山办茶之经纪付给资本,足以敷其茶造收成之用”。在福建武夷茶区,茶商“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预付货款的茶商实际上已经朝包买商的角色演变。这一时期,茶叶不仅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18 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平均从中国购买茶叶价值银400万两。

——-摘编自陈祖桑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茶叶贸易兴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茶叶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
9 . 西周初期,周公曾命令康叔在殷商故土卫国宣布禁酒令,传达了“无彝酒”“执群饮”“禁沉酒”等禁酒思想,是为《酒诰》。以下关于西周的禁酒思想与殷商灭亡的关系,最可靠的史料是
A.《史记》记载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
B.传说殷商贵族嗜好喝酒,荒于政事
C.西周“大盂鼎”铭文中有“商亡于酗酒”的戒辞
D.民间有“夏人重食器,商人重酒器”的说法
2021-12-0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过白簋》中部分铭文:过白(伯)从(昭)王伐反刱(荆)……《左传》也有“昭王南征(荆楚)而不复”的记载。这说明
A.昭王巩固了其统治B.王室权威受到了挑战
C.礼乐制度趋于崩溃D.楚国成为诸侯的霸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