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下面为德国在1864-1870年取得的重要科技发现或发明统计简表。表中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具体领域世界德国
生理学100项89项
/德国英法(合计)
医学33项29项
电学、光学和热力学136项91项

①建立帝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即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中心
③终于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④全面赶超英法两国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明朝1402-1627年间任职的内阁成员特征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明朝的阁臣
概况总人数均值
是否进士出身123占比95.9%
从进士及第至首次入阁的间隔11824.80年
从首次入阁至首次出任首辅的间隔565.93年
在阁年数1236.2年

A.人数众多导致机构臃肿B.成为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C.职务的任免都较为随意D.需要具备长期的为官经验

3 . 材料   “新政”的教育改革中,清政府运用了一系列“技术”来塑造自己一个新的形象。比如用课程安排与学堂章程来规定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教学对象;利用数据统计与问卷调查来控制章程的遵循情况等。这些做法在当时收效有限,加上清朝不久便灭亡,因此这些措施在学界评价不高。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关于在辛亥革命中大清帝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故事,而“新政”无非是这个过程中唯一、也是最后一次孤注一掷的徒劳之举。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新政”的教育改革,引进了地方自治机构,才是“新政”较为持久的遗产。

——郁汉友《晚清“新政”的再思考:以教育改革为中心的讨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政”教育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政”教育改革。
2021-12-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备考诊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资料统计,1911年全国有面粉厂大约四十家,资本六百多万元;1919年增至一百二十多家,资本约四千五百万元。数据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
A.面粉工业跃升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B.民族工业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期
C.民族资本开始超越外国资本主导国内经济
D.该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难得的发展时机
2022-01-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东汉、魏、西晋太学生人数统计。由数据可以推知
A.魏晋时期儒学教育继续发展B.三国时期儒学只在曹魏传播
C.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佛道冲击D.政权民族属性关系学生人数
2021-12-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据权威机构统计,2001~2011年全球不同类型经济体平均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反映了
A.欧美国家走向衰落B.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
C.世界各国均衡发展D.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力增强
2021-06-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隋朝的灭亡,唐朝兴起。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曾描述唐朝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公元663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日)天智四年、六年和八年,日本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重修旧好。日本与唐朝通过贡赐关系实际上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遣唐使贡献的赠品主要有银、绢、丝、绵、布等,唐朝回赠的礼物主要有书籍﹑彩帛、香药、工艺品等。

——摘编自伊宁《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

材料二   16296月的日食之前,礼部向崇祯帝提交了一份预报,其中列出了《大统历》、(回回历法》和“新法”(西方天文学)三组预报数据。经过对日食的观测,徐光启用“新法”推算独验。在这种情况下,礼部上书请求修改历法,并荐徐光启主持其事。徐光启正式领取了修改历法的敕书关防,设立历局。他先后将耶稣会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招进历局。《崇祯历书》编译或节译的西方天文学家的著作主要包括托勒密的《至大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在征求崇祯帝的意见后,他以“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的形式译撰西法,使治历有法可依,有数表可查,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所占篇幅最大。

——摘编自邓可卉《天文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时代背景,并指出遣唐使的使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崇祯历书》成功编修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崇祯历书》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作用。
2022-03-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对如图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成为西欧经济“火车头”
B.日本经济得益于“统制经济体制”
C.美国经济动力不足源于“滞胀”
D.日本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2022-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和金斯认为:“能量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根据这条公式,在短波区(紫外光区)随着波长的变短﹐辐射强度可以无止境地增加。”这个推理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差极大,从而引发出经典物理学的第二次危机。这次“危机”促使了
A.相对论的产生B.发电机的出现C.量子论的诞生D.核武器的研制
10 .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中国官方以政策推动生育的具体记录是从春秋开始的。《国语·越语》记录了越王勾践鼓励生育的政策:“将免(娩)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子,公与之母(乳母);生二子,公与之食。”但中国古代对违反计生对象的处罚也很严厉,据《汉书·惠帝纪》记载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是指缴五倍人头税)。唐太宗登基之初则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若贫寠[]之徒,将迎匮乏者,仰于其亲近,及乡里富有之家,衰多益寡,使得资送以济。……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摘编自陈蕤骏《中国古代历朝是如何鼓励生育的?》

材料二   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的割据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纪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政府促进人口增长的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1-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