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6 道试题
1 .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B.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
C.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D.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
2 . 下面表格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2019-06-26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90年。

材料一:应运而生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继承与超越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l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走什么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
(3)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
4 . 1949年7月9日,《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纪念抗战十二周年,南京举行阅兵典礼》介绍“阅兵仪式于下午五时半开始”。下列关于这一阅兵场景的的设计错误的是
A.展现占领总统府的情景
B.打出“六周,30万”的标语
C.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D.高呼“将革命进行到底”口号
5 . 观察下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
A.17周年B.29周年C.28周年D.36周年

6 . 2021年有许多历史事件大周年值得纪念。某校历史学社策划设计相关内容展板,以下为展板策划表。

展板一1851年(170周年)     ①(人名)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展板二1861年(160周年)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开始进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②。
展板三1871年(150周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巴黎工人起义,建立了 ③(政权名称)。
展板四1901年(120周年)《④》签订,中国彻底沦入半殖民地深渊;清末新政开始。
展板五1911年(110周年)   ⑤起义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展板六1921年(100周年)   ⑥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展板七1931年(90周年)   ⑦事变爆发,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展板八1941年(80周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⑧爆发。
展板九1961年(60周年)东德修建“柏林墙”;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展板十1971年(50周年)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⑨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展板十一1991年(30周年)欧洲联盟成立;⑩,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崩溃。
展板十二2001年(20周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⑩填写完整。
2.社团进一步对以上展板进行归类以确定大的历史主题,请通过展板判断主题。
展板一、二、四、五展板七、八展板九、展板十一展板十、展板十二
主题①主题: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加剧主题②主题③
2023-11-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对与各个邻近民族发展起来的这种迥然不同的关系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反应:他们有时单纯地试图征服;有时则成立保护国,册封其首领和派中国顾问;有时试图通过以“公主”(通常是皇室不显要的姻亲)和亲,……来确保友好关系。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让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使自治机关真正行使自治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自治地方的积极性。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都很关心《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希望内蒙古自治区在这方面能有所建树。要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与本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认真贯彻实施。

——摘自习仲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及作用
2021-11-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8 .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政治制度必须保持守正创新的精神,才能不断增强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和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据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等整理

材料二一方面,我们要克服传统政治制度上的缺陷,认真研究其中的糟粕,阐明其在历史上的危害,找出克服的办法.另一方面,历时数千年的传统政治制度,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有许多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历史经验.

——据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唐科举制度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并结合古代中国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2021-11-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美国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学术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白建才教授应邀做了题为《苏联解体30周年:美国的冷战战略与苏联解体》的学术报告:苏联为什么会在1991年解体呢?苏联解体后,各国学术界都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原罪说。这种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本身是一个早产的革命。当时俄国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所以是这场革命搞得太早了,苏维埃共和国最终必然要解体。这是在俄罗斯和西方比较盛行的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是斯大林模式失败说。高度集中的集权统治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最终必然要走向失败。这是第二种比较流行的观点。第三种观点是民族矛盾说。这种观点认为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苏联长期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和民族同化政策,导致苏联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到一定的时间,随着那些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他们要脱离苏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四种观点是帝国必然灭亡说。这种观点认为苏联是一个大帝国。它和历史上所有的帝国一样,由于无限的扩张,背的包袱过重,自身的实力难以承受,最终必然要解体。还有“和平演变说”“美国遏制说”和“历史合力论”等等。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选取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9-2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提出了文官考试思想:“一是考选权……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这一思想(       
A.体现了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B.是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C.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D.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2022-04-27更新 | 766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