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17世纪,英国与荷兰激烈争夺香料贸易的独占权。1621年,荷兰采取“废掉香料森林”的做法,下令将摩鹿加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上的香料树全部砍掉,以达到在其他岛屿控制生产和贸易的目的。荷兰殖民者的做法(     
A.改变了殖民地生态结构B.导致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C.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D.摧毁了殖民地香料贸易
2023-07-01更新 | 559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2014年11月,多年来为美国民主党从事筹款工作的阿莱德指着投票站前一排排候选人的海报说,每一张海报成本为5美元,仅这一选区内的民主、共和两党及独立候选人竞选资金投入就达数百万美元。“那些没有钱的人就没有声音”,阿莱德说,“有时我也很茫然”。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美国的选举只是富人的权利B.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富人的游戏
C.美国的穷人应该拥有选举权D.这种选举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023-03-06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晚清船政部门赴欧留学人员专业分布情况。这一分布情况表明当时(       
专业社会科学理科

工科

民用

军用

国际公


经济


炼钢营造无线电工程筑路机械制造测量造舰驾驶鱼雷潜艇轮机飞机陆军火药战术枪炮
人教(人)7221222242362335212185
A.政府注重培养近代公民意识B.师夷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
C.洋务官员旨在推动教育发展D.求富成为洋务运动的目标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包括副业和家庭手工业)为本的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也是有曲折的,出现过几起几伏,其中经历了三个高潮期,依次是战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这些高潮期都处于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段,商业的发展对社会转型往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商品经济发展走向新阶段。三个高潮各有时代和阶段性特点。但几次高潮期之间,也出现因内外因素,而导致商品经济衰歇或受到重大挫折,造成商业萎缩的局面。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5 . 【图说历史】     

漫画不是客观实物的“写真”,它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带有主观和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仍能反映特定时期的世事变迁与时代内涵,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立场。透过历史漫画,我们可以叙史解史。






请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漫画的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围绕漫画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下图是保罗·塞尚的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中景部分是海湾,这是一片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的蓝....海湾的后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里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像是落日的余晖。材料反映出塞尚的该作品(     
A.是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批判B.强调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C.采用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D.注重光和色的协调运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3年,国民党宣称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指出:“五四运动的发生,虽是青年学生激于爱国的热情,为一种爱国的自发的救国运动,但其内容原因,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国民党这一论述意在(     
A.借助三民主义凝聚抗战共识B.强调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C.巩固其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D.号召国民坚定国民革命奋斗目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气候之下,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而成长起来的。它既承担着前代文化传统传承接续的历史使命,也必须回答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文化等方面都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而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先秦儒学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奏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很。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404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材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     
A.创新性B.系统性C.理论性D.实用性
2022-10-15更新 | 270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英国领事阿礼国曾说:“《南京条约》确定的狭窄的范围和很有限让步的原则,实际上是承认了过去的传统,它是无法改变那种仅是口头声明平等而事实上背道而驰的情况的。废除这种原则并重建一个不同的基础,看来是为我们政治上的平等所必需的。”这说明《南京条约》(     
A.打破了清朝传统的封闭体制B.受到中国军民的强烈抵制
C.未使英国侵华意图完全达成D.基于中英平等基础上签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