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根据上海地方志记载,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江浙子遗,无不趋上海,洋泾浜上新建筑,纵横十余里,地价至亩数千金,居民不下百万,商家辐辏厘税日旺”。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民族资本大量注入上海金融市场B.列强的资本输出破坏了市场秩序
C.租界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D.内外因素为城市近代化提供契机
2022-11-1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李鸿章在创办湖北兴国煤铁矿时指出,“若令商民自为创办,不但招集股份易生观望,尤恐别滋流弊……应官为督办”“官为督办,庶可捐滴归公”。在创办招商局时李鸿章说:“惟因此举为收回中国利权起见,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在此,李鸿章认为(     
A.洋务运动已向纵深领域发展B.传统观念严重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
C.洋务企业深受官僚资本压迫D.官督商办企业符合官商的共同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忆了汴京城卖花者“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时期的临安城内市场上各种商贩“沿街卖唱声,络绎不绝”。这一现象     
A.促进了坊市制度的瓦解B.反映了商品市场的繁荣
C.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改变D.迎合了文人雅士的需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写道:“国初(宋初)…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士无求学之所和教学资金的严重匮乏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仍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在官府找款和民间捐赠下,书院得以建立并运转。两宋期间,书院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所授内容多为《诗《书》易》等儒家经典,到了南宋时期则侧重应举训练。书院是知识分子求学之所,也是官府养士人之场地,因此书院多聘请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名师讲学问道,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书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一摘编自陈祥《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书院开始由原先的山林推向城市,深入民间社会。据统计,明代有1962所,清代书院有4365所,几乎遍及各府、州。这一时期的书院以其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几乎完全取代官学,并肩负起藏书、祭祀的任务。秉持着“人皆可以尧舜”的理念,书院多采用门户开放讲学,力求用通俗之言,以伦理纲常解决民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这一时期的书院发扬了私学的“有教无类”的精神,不仅教师来去自由,学生也不受年龄、出身、学历的限制。王守仁等人提出书院教学重在“人才培养”,以矫正“追名逐利”的不良心态;清朝时期以颜元为首的学者更是认为一所好学校应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为己任,教学以教授生徒训法、天文、地理为主要内容,而非科举内容。

——摘编自党亭军《明清书院救学特点的演变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书院教育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作用。
2022-11-13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说:“1950年初《中苏条约》的签约动议完全由中方所提,内容也违背苏方初衷。在对朝出兵问题上,虽然苏联一再出尔反尔,最后仅限于声援,但中国义无反顾独立地制定参战决策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该学者意在强调,建国初期我国采取的这些举措(     
A.瓦解了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B.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彰显了不结盟的外交新思路
6 . 下表反映了1941年和1945年国民政府普通公务员考试中及格人员党籍(国民党/非国民党)的统计情况(单位:大)。这一变化趋势(     

职别


时间

党籍

法院书记官

监狱官

统计人员

会计人员

总计

1941年

党员

31

12

4

2

49

非党员

36

6

2

6

50

1945年

党员

30

10

4

35

79

非党员

14

8

12

32

66

A.说明通才知识的考生受到政府重视B.促进了近代民主共和政体的发展
C.客观上利于强化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表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已实现
2022-11-13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代姚旅《露书》中说,以前人称四民、六民,余以为今有二十四民,有卜者、星命家、奕师(职业棋手)、驵侩(经纪人)、驾长(水手),异人(轿夫)、篦头(理发)、杂剧(杂技演员)等,清朝《苏州府志》载有明万历年间苏城待雇缎工的情况,说他们“各有专能”“计日受值”。这可用来说明,明朝(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分工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淡化
C.全国城市雇工经营日渐普遍D.市镇发展促使城乡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金朝建立后,一改原先北方少数民族“贵壮贱老”的习俗。章宗泰和年间,规定“祖父母、父母无人伺养,而子孙远游至经岁者,甚伤风化,虽旧有徒二年之罪,似涉太轻。其考前律,再议以闻。”这反映出金朝(     
A.理学正式成为国家的官方哲学B.严刑峻法成为立法的基本原则
C.治国理念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D.法治成为政府管理的主导方式

9 . 北宋时期,不少官员秉持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思想,以至于出现了“(君主)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谏官有入阁议事,对仗读弹文之典”的“君臣共治”的局面。这反映出北宋(     

A.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B.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C.门阀等级观念相对淡薄D.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君权式微
10 . 魏晋时期的佛像衣饰呈现出“气“韵”生动的“褒衣博带”式特征,服饰不露肌肤,以披肩遮盖;菩萨雕像外貌更加清丽俊秀、温婉内敛,形态灵动。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佛教思想影响中华文化B.统治者好恶决定佛教发展
C.三教并行局面正式形成D.佛教文化呈现本土化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