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1521—1522年,马丁.路德以伊拉斯漠整理的希腊语《新约》为底,将之翻译成德语。直到1534年,翻译出版了整本《圣经》,这使得德国普通民众都得以阅读《圣经》,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做法意在(  )
A.使民众摆脱宗教束缚B.发动反封建政治斗争
C.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D.方便民众阅读《圣经》
2 . 科举制在我国古代官员选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晚清。靠考试选官,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标准具体,方法公平,更多的人可以凭自己的本事经过考试去做官。……科举考试是一种比察举和九品中正进步的制度。

——摘编自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规定乡、会考试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于以八股取士和应试,因而此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材料三   科举制度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但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

——(美)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年)


请回答:
(1)指出科举制确立的时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科举考试是一种比察举和九品中正进步的制度”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初统治者对八股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19世纪末的相关史实说明科举制进行了“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的尝试,并指出这种尝试的最后结局。
2022-03-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乡村建制历史悠久。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寻求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方式。1904年,河北乡绅米各明在翟城村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发展乡村经济。山西省以此为样板,出台了诸多有关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立村政处负责落实及督察。此举既维护了山西的政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富甲一方的作用。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山西村治经验并加以细化,架构了乡村治理的基本框架,对村里长、闾邻长的选举、任用与罢免以及村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在江西率先启动了保甲制度,然后推广到鄂、豫、皖等地。

——摘编自《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再考察》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乡村治理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乡村治理变化的原因。
4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02次组卷 | 5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杜甫的诗中有“乘搓消息断,何处觅张骞”的哀叹以及“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的描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丝绸之路的变迁B.边疆地区的失控
C.由盛转衰的历程D.对外交流的中断
2022-02-22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顾炎武否定了传统儒学以郡县制为基本结构的大一统观念,认为君是天下治乱的制造者,郡县制就是家天下,是对天下之利的窃夺,为此,提出了郡县官僚退休传子或荐贤等改革设想。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日趋衰退B.正统思想受到一定挑战
C.经世致用之风兴起D.理学的世俗化倾向明显
7 . 1900年6月,上海道台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允认切实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切不可近台停泊”。关于此约款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全英美等国在中国南方的利益B.刺激了清朝政府战后自我救赎
C.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D.帝国官员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时期的儒学特别重视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有儒家的仁爱家长制的政治理想,国家被看成是家庭的扩大,这些观念
A.导致出现思想禁锢的局面B.使得儒家思想日益思辨化
C.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公正D.有利于培养人们家国情怀
9 . 1949年5-6月间,中国共产党曾通过原燕京大学的学生黄华同留在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有所接触。7月1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电告司徒雷登拒绝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谈判。同一天,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公开宣布新中国“一边倒”。这说明(       
A.成立新政权需要美国认可B.美苏争霸左右世界对华态度
C.中国试图寻求第三条道路D.国际形势严重影响外交策略
2022-02-21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70年,第三世界不结盟国家元首会议,集体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归联合国,1971年上半年中国同15个国家建交,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回归联合国是大势所趋了。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举足轻重力量B.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C.中美关系调整影响到国际形势D.一边倒方针联合了不结盟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