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如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现实需要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陶瓷业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沿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则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也被进一步改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B.政治中心随经济发展而转移
C.政治局势差异影响手工业发展D.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3 . 尚书本为“少府(负责皇帝私财及生活的机构)属官治文书而已”,至光武帝时,则逐渐转为行政职位;东汉李固曾说:“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出纳王令,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尚书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宦官专权乱政的现象B.适应了君主专制发展的需要
C.完善了官僚队伍的选拔制度D.反映了宰相权力的不断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统计,秦朝全国人口不会超过两千万,全国被集中的从事非生产性建设的劳动力至少在二百二十万以上,分散于各地修筑基础设施的人数则更多,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秦朝(     
A.发达的交通网络B.君主推行暴政C.有力的制度保障D.法律体系完备
5 . 春秋时期,中原贵族与周边民族通婚之事时常发生,诸侯如晋献公先后娶四位戎女为妻,赵简子将其女嫁给代国国君,士大夫阶层如赵衰在随晋文公流亡期间娶赤狄女为妻,鲁国公孙敖曾先后两次与苔国联姻。这反映出当时(     
A.华夷之辩理念已被抛弃B.夷狄华夏认同意识日益深化
C.传统宗法秩序逐渐崩溃D.民族交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6 . 在《尚书·多士》篇中,周成王告诫殷商遗民说:“尔殷遗多士,弗吊(善)旻天(上苍),大将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助天行道),将(奉行)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据此可知,周成王旨在(     
A.批判殷商敬鬼事神观念B.指出殷商因暴政而亡
C.论证周革商命的合法性D.借助宗法制维护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毛泽东在1931年3月指出:“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斗争的群众,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这一点上讲,是差不得很远的。”该论述强调了(     
A.农村工作的重要性B.群众斗争热情的重要性
C.宣传工作的重要性D.群众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2022-10-27更新 | 3294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A.缓和德英关系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D.争取在华利益
2022-10-27更新 | 3272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2022-10-27更新 | 3213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体系完善B.宗室素质下降C.吏治腐败严重D.君主专制加强
2022-10-27更新 | 3909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