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五百年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1516年出版的奖尔的《乌托邦》一书静静躺在展柜里。同时留在这座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地板上的,是一位伟人厚重的足印。正是这位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1年6月7日,新华社发表宣言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如图示意图中的时间点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请完成以下小题。

(1)“Utopian(乌托邦) Socialism”现在一般译作        
A.民主社会主义   B.国家社会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        》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3)1871年法国的        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1956年,随着        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6)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启动的是        
A.1976年10月,“文革”的结束
B.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
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        说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8)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9)简要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观点的理解。
2 . “革命”同,其所以“革命”异

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形态各异的“革命”。

1640-1689年1775-1783年1917年1919-194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③战争俄国十月革
中国⑦革命
推翻了①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推翻了④殖民统治推翻了⑥推翻“三座大山”
1689年,《②》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⑤由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⑧,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时期过渡









请完成以下各小题
(1)①处当填入        
(2)②处当填入        
(3)③处当填入        
(4)④处当是        
(5)⑤处当是        
A.自由平等   B.天赋人权   C.三权分立
(6)⑥处当是        
A.沙皇专制统治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7)⑦处当是        
(8)⑧处当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18世纪中叶起,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称之为“工业革命”,请简述以“革命”来命名这场经济领域大变革的理由
2022-02-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狼狈西逃”还是“微服西狩”?

注:“西狩”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说的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

材料1   《狼狈西逃的慈禧》(1900年8月29日法国画报《笨拙》)


材料2   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蒙尘巡幸”的慈禧太后以朝廷名义颁布一道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枳则弊,法弊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丁戍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

——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年04期)

材料3   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行二日,至榆林堡。怀来县知县吴永具衣冠恭迓于道旁。于是帝后始得进饘粥、备供帐。……丁卯之秋,余与公相遇客邸。有以前事询者,公为述其大略,乃与外间所传迥异。同坐刘治襄先生,瑰奇人也因就公所述,草具其事,立成数万言……

——《庚子西狩丛谈序》

材料4   《庚子西狩丛谈》封面


(1)干支纪年法中“丁”和“戊”均属天干,是不能相互搭配来纪年的,那材料2中的“自丁戊以还”大意是什么?
(2)材料2中的“康逆之祸”、材料3中的“乱民肇衅”指代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2中“红中”指代哪一类历史现象?
(3)从序中得知,《庚子西狩丛谈》一书系亲见者讲述,他人记录而成,这种方式产生的史料一般称作        
A.实物史料   B.间接史料   C.口述史料
(4)以北宋时期的改革为例,说说“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是如何体现的?
(5)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材料1、材料3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录。如何看待材料1、材料3的证史价值?
(6)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微服西狩”“蒙尘巡幸”“仓皇出逃”说法都有。你认为该称作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2-02-1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三教”合一

图1“三教”合一艺术品及恒山悬空寺三教雕塑像

图2“打倒孔家店”木刻画
(1)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三教合一”中的“三教”指什么?为何会有“三教合一”一说?
(2)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中为何会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2022-02-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