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商路,它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1)按要求填写下表。
中原王朝中外交往的方式和影响
西汉方式:
A____
影响:开辟丝绸之路
隋唐方式: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影响:丝绸之路的全盛
南宋方式: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
影响:B.____
C____方式: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影响:促进欧亚文明交流
明朝方式:D____
影响: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方式: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清朝(1840年前)方式:E____
影响:中外交往由盛而衰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2)观察《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将下列字母所示的区域或地点正确填入地图中数字所对应的方框内。(填写字母)
A.西域   B长安
①____;②____。

王同学在进一步查阅张骞通西域的相关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前汉中宗既得金人(佛像),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唐初敦煌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旁的题字

材料二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问题
(3)①材料一中“汉中宗”属于以下哪种纪年方式?
A.年号   B.庙号   C.天干地支   D.谥号
②两则材料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记载有何不同?
③你认为哪则材料的说法更可信?请说明理由。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路。

——穆涛:《丝绸之路是世界观》,载《文汇读书周报》,201773日问题


(4)结合汉、唐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融入世界”之路。
2022-11-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时代的变迁。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多重性格的时代
…………
中国近代史


(1)请选择相应的时代特征填入表格。(填字母)。
A.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B.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C.帝国的成立   
D.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E.危局与变革
(2)若对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展开研究,可选择下列哪些材料?(填字母)。

A.《步辇图》   B.《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C.《日本招提寺鉴真和尚像》
D.隋朝大运河   E.《新唐书》
(3)有同学做了中国古代各项制度的治理,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填写。
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战国编排民户。
制定户籍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化
救济备荒思想
秦汉秦:分类登记汉:(1)____封建土地私有制秦:(5)____、
人头税、徭役;汉:汉初轻徭薄赋,后增加财产税;
(9)____
(10)____
汉:常平仓、鸩杖
魏晋东晋:黄籍、白籍
隋唐隋:(2)____
唐:三年一造
均田制。
唐中后期瓦解;
隋、唐前期:租庸调制;唐中后期:(6)____唐:
乡里制;(11)____
隋:置仓谷备荒,民间设义仓。
唐:养病坊
宋元宋:主户、客户;元:(3)____;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宋:王安石变法;元:租庸调、两税法、科差;宋:乡里制保甲制宋:(13)____内部救助兴起;
明清明:职业定户籍;清:(4)____明:(7)____。
清:(8)____(雍正)
明:里甲制十家牌法。
清:(12)____
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兴起

2022-11-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争与和平。

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摩登时代”,也进入了“矛盾时代”,尤其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为寻求和平发展之道上下求常。

材料一   《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与殖民地简表》

国家
位次、面积
类别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
1890年工业产量位
243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
1914年工业产量位次3350106029030

——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二   丘吉尔在回顾二战历史时说,“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国际局势的特征。该特征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2)除了材料二所指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战争”的爆发?
(3)材料一所指向的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①____体系,并成立②____(组织)维护战后和平,材料二所指向的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③____体系,并成立④____(组织)以维护战后和平。
(4)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又有哪些新变化?
(5)列举二战后,维系世界七十多年相对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2022-11-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漫长中世纪的终结发生在18世纪中叶。它对应的是乡村经济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近代工业的诞生。由此,近代工业从英国走向整个欧洲大陆传播开来,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介绍理性思想、科学和近代技术的著作终结了漫长的中世纪。18   C末,在政治领域,它对应了法国大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反君主制运动。

——摘自(法)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观点二到1500年,各个社会之间业已建立起复杂的运输网络,方便了彼此间的旅行,通信与交流。新的商业、文化、生物上的互动,随着连接印度、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网络的形成而显现出来。1500年—到1800年间,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

——摘自(英)本特利《新全球史》

观点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世界历史”。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这指各地区之间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也经历了15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转折后才出现的。

——摘自吴于窗《世界史》总序

(1)根据上述材料,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有哪几种时间界定?
(2)观点一中法国史学家勒高夫是依据哪些重要事件作出判断的?
(3)观点二、三界定历史分期的依据有何差异?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为何会有不同的界定?
2022-11-29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思想与时代。
(1)请为下列人物匹配对应的作品或主张。(填写字母)。
彼特拉克(①)达·芬奇(②)马丁·路德(③)卢梭(④)


A


B


C


D

(2)图B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简述其对世界的影响?
(3)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先进的中国人弹精竭忠,寻求救国之道。下列搭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曾国藩、李鸿章——戊戌变法   B.康有为、梁启超——洋务运动   
C.孙中山、黄兴——辛亥革命   D.陈独秀、蔡元培——新文化运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看待思想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2022-11-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将下列文明成果的发源地与上图中的字母对应起来。
文明成果发源地(填写字母)
(1)《汉谟拉比法典》
(2)《摩诃婆罗多》
(3)希罗多德的《历史》
(4)司母戊鼎
(5)世界首部太阳历


(2)上图图例中的公元前3千纪指的是公元前____年到公元前2001年之间的时期。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是(____)。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3)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它的出现是在距今大约年前。
A.180万   B.1万   C.5千   D.3千
(4)将下列与农业相关的描述与上图中的字母对应起来。
农业相关的描述对应地区(填写字母)
(1)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
(2)尼罗河的赠礼
(3)城邦农业生产中普遍适用奴隶劳动
(4)记录着农业生产状况的泥板文书
(5)农民属于吠舍阶层


(5)文明成果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例如《太阳历》,既可用于研究象形文字,也反映了古代埃及王国社会的农业生产季节。参照示例,写出(1)(4)两个文明成果的历史内涵。
(6)结合所学,分析世界形成丰富多彩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2022-11-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入秦观政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某兴趣小组搜集到荀子的主要活动轨迹。



(1)请将上列轨迹前的字母填入上图中对应的地理位置。(在答题卷填写)

荀子打破“儒者不入秦”的惯例,接受秦昭襄王邀请,“入秦观政”。学习小组小王同学找到了荀子入秦观政所写的感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其风俗,其百姓朴(淳朴),其声乐不流污(淫秽),其服不挑(艳丽),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粗疏草率),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不结党营私,蒙蔽君主),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朝廷议事决断,问题不积压),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与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相比,差得较远)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此亦秦之所短也。

——《荀子强国篇》


(2)根据材料概括荀子观秦政的体会。结合所学与材料判断此时“秦政”具有怎样特点?
(3)荀子生逢乱时,却能奔走各国且备受礼遇。小王同学对此难以理解,请你结合所学,帮他进行解释。
2022-06-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商贸变迁
(1)古代商路两端往往连接着几个重要文明区域,判断图中字母对应的大国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始于(单项选择)
A.西汉后期   B.唐中后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如图是在中国北魏(386-534)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此枚金币可以佐证的历史现象是(单项选择)
A.拜占庭与西汉间有直接贸易往来   
B.当时中外贸易结算必须使用金币   
C.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外丝绸贸易   
D.北魏时期与拜占庭贸易并未中断
(4)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从地方性行为扩大到跨国、跨大洲贸易,再发展到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是在(单项选择)
A.11-12世纪   B.15-16世纪   C.17-18世纪   D.20世纪初

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货币结算日益频繁而复杂,推动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些国家的货币先后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5)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币种先后有哪些?
(6)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币种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欧元、日元、人民币的影响日益上升。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19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结算及各国外汇储备中心币种地位变化的认识。
2022-06-14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早期城市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城市。


(1)大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目前已知最早诞生城市的地区是(单项选择)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城市,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


材料一   如图为郑州早期商城遗址,城内发现宫殿建筑基址多处,还有小型房屋遗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遗址。


(2)按照史料类型,该遗址属于________史料,对于研究________主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顶部,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注:公民大会会址在雅典卫城西山丘上


(3)雅典城市有三类公共建筑空间,即宗教活动空间、市政活动空间和文体活动空间,其中属于宗教活动空间的是________,属于市政活动空间的是________,属于文体活动空间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材料三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吴越春秋》

“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管子》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

“王城方九里,长五百四十雉,公城方七里,长四百三十雉,侯伯方五里,长三百雉,子男城方三里,长一百八十雉。”

——《左传》


(4)依据材料二、三信息,雅典城市与中国早期城市具有哪些共同功能?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雅典与中国周王朝时期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各有怎样重要特征?这种特征与各自地理环境、社会政治、文化习俗有着怎样关系?
2022-06-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国家关系某

学习小组搜集到下列材料,以“宗藩关系”“外交转型”“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四个栏目展示中国国家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特点。



(1)请将上图内容前字母填入对应的下列空白方框中。

(2)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宗藩关系所体现的外交体制是________,该外交体制下的商业关系被称为________。若要研究中朝之间宗藩关系正式结束,你会选择上图中哪一则材料________(此空填字母)。
(3)小组在研究东汉与日本关系时找到以下两则材料。材料一中“建武中元二年”是何种纪年方式?就研究该时期中日关系而言,你如何看待以下二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材料一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材料二   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岗市博物馆


2022-06-1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