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96次组卷 | 200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旧道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统计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如下表),由此表可知(     
项目经好望角经地中海
胡椒100万~200万磅300万~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万~65万磅70万~100万磅
A.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D.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2023-03-01更新 | 947次组卷 | 37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预算投资统计表。据表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     
项目工业建设交通电信农林水利文教卫生
投资比例58.2%19.2%7.6%7.2%
A.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B.确立国家计划经济体制
C.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建设D.实现经济结构基本平衡

5 . 四、西方政治制度之演变

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1.根据如上图所示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填写字母)
D——_____——_____——_____
2.C制度背景下的西欧,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三股势力:一个是西欧社会的精神统治者,一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还有一个是实际掌握地方实权的贵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指的是(     
A.国王B.基督教会C.庄园主D.城市贵族
3.“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古代希腊城邦B.西周诸侯国
C.中世纪西欧庄园D.印度种姓制度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其制度构建可追溯于(     )时期。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5.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 ______。(双选)
ABCD

美国《独立宣言》

杜宏宇《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1787年美国宪法
6.“(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7.下面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上(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D.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8.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在下图的问号处填写你概括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起来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22-11-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教材单元封面中插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1.请将下列高中历史单元封面插画与相关的单元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
A.耕种的农民B.亚历山大在伊苏斯C.《法国民法典》书影
单元主题:
(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2)中古时期的世界(     )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2.若把“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添加到上述单元序列中,你认为应该添加在(     )之后。(填写数字)
3.针对“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单元

材料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450页

材料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麦哲伦海峡进入□□□, 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在干预当地人的内讧中被杀死,但他的同伴们驾驶的“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在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一块铜牌,正面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碑的背面刻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青年博览》


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史学观点可概括为(     )(单选)
A.时势造英雄                            B.英雄创造史事   
C.人民是历史创造者                  D.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
(2) 材料二缺少的□□□内容应是(     )(单选)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大西洋                      D.太平洋
(3)结合所学,说明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所体现的社会时代需要。
(4)材料三中铜牌的两面对麦哲伦的评价视角有何不同?可以透视出什么历史与文化信息?
4.若为“(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选择单元插图封面,还可以选择(填写字母,双选)__________
   
A.英军向华盛顿投降B.马尼拉大帆船 C.16世纪的世界地图D.伏尔泰
2022-11-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7 . 二、地中海区域的变迁

地中海是欧亚非之间的重要航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历史上,地中海区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这里的居民创造了多彩的文明成果,共同见证区域历史的变迁。



1.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地中海区域建立了(     ) (单选)
A.城邦国家B.军事同盟C.经济联盟D.统一帝国
2.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对地中海区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是(     )(单选)
A.法律制度B.字母文字C.官僚体系D.宗教信仰
3.历史上,地中海区域曾先后出现过一些大帝国,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将下列帝国名称与其特征相匹配。(填写字母)
帝国名称帝国特征
①亚历山大帝国A.经过长期扩张,将地中海变成帝国内海,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②罗马帝国B.定都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文明,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
③拜占庭帝国C.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东西贸易。
④奥斯曼帝国D.灭亡波斯帝国,继承其基本制度,并致力于推广古希腊文化。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1)编号③拜占庭帝国为后世留下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吉尔伽美什》       C.《罗马民法大全》   D.《摩诃婆罗多》
(2)编号④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     
A.       法老                           B.皇帝                         C.哈里发                           D.苏丹
4.14世纪,从拥有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的意大利开始的、以人文主义为精神内核的运动是(     )(单选)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民族解放
5.有学者认为,“1500 年之后,地中海在更为广泛的世界事务与商贸活动中逐渐失去 了重要地位”。
(1)学者所称的“1500 年”指向的是哪个重要历史节点?
(2)你是否赞同该学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022-11-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8 . 一、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

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套票(1)所示的两处宫殿建筑群,目前的主要职能是(     )(单选)
A.图书馆B.出版社C.博物馆D.政府机构
3.套票(2)中,图坦卡蒙的身份是(     )(单选)
A.君主B.祭司C.诸侯D.外戚
4.套票(3)的两个建筑,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外,还能体现(     )(单选)
A.民主与选举B.信仰与祭祀C.航海与贸易D.选官与监察
5.套票(4)所示的两个建筑均与某宗教有关。该宗教是(     )(单选)
A.婆罗门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6.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套票(2)图坦卡蒙法老金面罩头像所代表的文明的原始史料有___________(双选)
ABC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电影《埃及艳后》
剧照
2022-11-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9 . 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材料一:战国商鞅方升及铭文


左壁刻:“(秦孝公)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摘自上海博物馆的相关介绍

材料二:关于商鞅变法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死,……秦法未败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魏之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因以为号。”

——《北史·魏本纪》

材料四:关于戊戌变法变之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梁启超《变法通议》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五:关于改革开放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途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1.材料一体现的商鞅变法内容是(     
A.废除井田制B.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建立县制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秦始皇在商鞅方升上再次篆刻铭文说明了什么?
3.年号源于中国纪年法,下列变法名称中含年号的是(     
A.孝文帝改革B.戊戌变法C.庆历新政D.张居正变法
4.材料三中的“魏”当指(     
A.西周时的魏国B.战国时的魏国C.三国时的曹魏D.北朝时的北魏
5.改革开放初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包括(     
A.参加万隆会议B.中美正式建交
C.加入世贸组织D.发起上海合作组织
6.结合材料四和所学,分析说明戊戌变法时代背景。
7.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
2022-11-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二、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一:国王与王后二陛下(引者: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意派臣,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之宗教。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即沿直至目前臣等尚不知是否有人经过之路线航行。

——「意]哥伦布著 ,孙家 垫译《航海日记》

1.哥伦布声称自己“前往……印度各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

材料二:……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

2.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的开辟是(     
A.偶然事件B.必然结果C.意外收获D.暂时成就

材料三: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麦哲伦海峡进入□□□,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在干预当地人的内讧中被杀死,但他的同伴们驾驶的“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中外历史纲要(下)》

3.材料三缺省的□□□内容应是(     )(单选)
A.大洋洲B.南极洲C.大西洋D.太平洋

材料四:1951年,菲律宾政府在马克坦岛上建造了一座“双面碑”。正面碑文为: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背面碑文为: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是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死亡的。麦哲伦船队...于. 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用“正确”表示, 错误的用“错误”表示,填入括号内
(1)正面碑文认定拉普拉普是抗击侵略的勇士                              
(2)背面碑文指出了麦哲伦船队的历史贡献                                 
(3)两面的碑文对麦哲伦的死因表述及历史评价一致                    
5.在麦哲伦船队抵达后,菲律宾逐渐成为西班牙殖民地,此后又相继被美、日侵占,直至1946年独立。综合上述信息,解释菲律宾政府建造这块“双面碑”的意图。
2022-1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