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东西方商业伦理】

材料   儒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由对天地的敬畏,发展成为每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都要有一种使命感,都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道家提倡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佛教认为慈悲为万善之基、众德之藏。明清商书中常有教导从商者要有救困扶危,济弱扶贫的社会责任感,要广施仁义,留善名于世间的内容。明清各地方志及商人族谱有大量的资料记载,很多商人在从贾致富后,将资金投向家乡或经商所在地的公益事业。他们“急公趋义,或输边储,或建官廨,或筑城隍,或赈饥恤难,或学田、道路、山桥、水堰之属”。

犹太人经商绝不仅仅在于赚钱,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公益的关注。基督教的主张并不只是关于一个民族和某个人幸福,而是倡导全人类的幸福。中世纪的神学家和道德家认为商人要想消除自己的罪恶,消除金钱的罪恶,只有把这种利润用于救助他人,接济贫困。西方人同时认为慈善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善积德,更是一种“公共义务”。犹太人谚语“如果赚的钱都揣进自己的腰包,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富翁。”犹太商人有这样的思想:除非你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不然过多的财富并无用处。在犹太—基督徒看来,财富的真正所有者是上帝,他们只是上帝财产在地上的代理人,助贫扶弱是上帝所喜爱的行为,慈善是荣耀上帝的方式。到17世纪早期为止,伦敦商人建立了众多的社会济贫机构。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建立学校专门收容贫幼孤儿,建立济贫院为贫民提供食宿等。

——据李存超、王兴元《宗教文化视角下东西方商业伦理观差异比较及启示》、张海英《明清商书中的商业伦理与商人意识》等整理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东西方商人社会责任观念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商人的社会责任观念共同的积极影响。
2023-11-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大盂鼎》载:“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锡乃祖南公旗。”盂所属的南宫家族,从政历史可追溯至周文王时。《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朱熹《集注》也载:“世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材料阐述的是(     
A.宗族内部的纷争B.官位世袭的选官制度
C.分封制度的确立D.周王对诸侯严格控制
2023-08-0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自汉代以来,“葡萄”在中文文献中有“蒲陶”、“蒲桃”、“蒲萄”、“葡桃”、“葡萄”等不同表述。对“葡萄”一词的来历主要有以下不同说法,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源自本土李时珍认为“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
源自波斯语
“budawa”音译
“安息(今伊朗高原一带)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史记》
安息帝国是东西陆路的要冲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间站
一些北方方言“葡萄”发音类似“budao”
A.本土说因李时珍的权威性毋庸置疑B.《史记》记载超出本国范围没有参考价值
C.客观历史因为时代久远而无法厘清D.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
2023-11-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殷墟文字丙编》第369片记载,雀(殷的附属方国)进贡龟甲二百五十。这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经济B.商朝政治C.西周文化D.战国军事
5 . 根据《里耶秦简牍校释》中的记载,工作考核为最后一等的官吏,因身体有病患三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办公的官吏、有过错被免职或者被废黜的官吏,都要被派到六国旧地去任职。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直接激化了秦末社会矛盾
C.促进了官员良性施政形成D.反映了旧地官吏地位低下
2023-10-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百年党史●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也因为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客体而具有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围绕“红色旅游”,选取以下任意- - 幅图片,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宣讲红色历史、传播革命精神。(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符合逻辑,不超过300字) .


7 . 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汉代“佣”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记载

出处

(司马相如)与庸保杂作,涤器於市中

《史记》

时以行客,货作富家,为其役使,一岁数千

《太平经》

良家以道次发俄(佣)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

《盐铁论》

(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返)其邑

《后汉书》


A.民间手工业趋于活跃B.封建剥削日渐加剧
C.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2022-12-03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1956年发掘的“滇王之印”(图1)和2020年发掘的“滇国相印"(图2)对研究西汉王朝和古滇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帮助。它们的出土,既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也证明了《史记》文献记载的可靠,还可以证明西汉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西南区域色彩。这说明(     
A.西汉采用分封制方法管理西南地区B.历史真实性必须通过文物和史料合一才能确认
C.历史文物与史料记载可以互相印证D.贵州在西汉就已经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
2022-11-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教育强调孩子对法律和公共生活的熟悉。据记载,儿子会在法庭集会时跟父亲去听公共辩论;若父亲是议员,则儿子可以跟父亲前往元老院,坐在大门旁边见习。这说明古罗马(     
A.教育过程重视经验的积累B.强调家庭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C.重视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D.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2023-01-04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