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甲骨文里的历史】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由于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灸,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凶吉。占卜的内容、结果以及日后是否应验,都刻在兆纹的旁边,叫作“卜辞”。商朝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称“卜”。一条完整的卜辞它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

如据专家研究发现,右边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是跟农业有关的问卜。

左(由上往下读)甲辰贞其登黍。意即:甲辰日卜问,是否征收粮食黍?

中(由右往左读)贞我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

右(由上往下读)南土受年。意即:卜问,南部地区是否会是个丰年?

当我们把这些甲骨文的文字解读出来以后,我们就能知道商王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化非常明显的阶级社会,也是一个生活内容很丰富的——跟历史上后来一脉相承的一个社会。

(1)简要阐述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2)除考古发掘的甲骨之外,研究商代历史还可使用哪些类型的史料,试举例二则说明。
2022-10-11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6年8月公私合营的民丰造纸厂发行了股票”这一票证可以(     
A.见证历史时代变迁B.全面解释历史事实
C.体现口述史料价值D.科学预见历史趋势
3 . 由于拉斐尔对《雅典学园》的创作历程未留只言片语,由此各种误读现象层出不穷。学者研究发现,该画并非对古典学术昌盛百家争鸣场面之颂扬,而意在揭示潜藏在古代智慧之中的基督教神学。这一事例说明图像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不能作为史料引用
C.需与文献研究结合D.价值来自学者发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92日,星期四。驻军,庄里镇。

今天开方面军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

下午1时……一万多指战员等着主席宣布开会。有如下三个重要训话∶

一、朱总司令训话大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了华北,占领了平津,并且打到上海来了……华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正在盼望我们到华北去……我们不与日本的飞机、大炮打,我们专打日本的后、侧方的铁道、汽车路、火车、汽车、粮食窝,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三、贺总指挥训话:10年前我们为什么丢开白帽子戴红帽子,今天为什么收起红军帽子戴国民革命军帽子。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今天为了抗日,我们戴国民革命军帽子没有关系,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

——摘自《王恩茂日记·上》


(1)根据日记内容说明此次誓师大会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概括"朱总司令"和"贺总指挥"讲话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日记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使用日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以往学者研究“公车上书”时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自传;近年来,有.学者依据公开的近代档案文献重新梳理公车上书的史实,得出新的结论:康有为所组织的各省举人上书,实际上是一次“流产”活动,并不像康有为所说是都察院没有受,而是康有为没有送,因此光绪皇帝没有收到上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事人叙述更接近历史真实B.新史料的运用推动历史研究
C.综合各种说法即可确定事实D.自传资料缺乏历史研究价值
2022-08-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等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引起左翼作家和其他进步作家的关注,也直接成为他们反映破产现实的创作动机,同时,那种社会学的观察研究分析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作家的形象思维。茅盾就认真研究过大论战的材料,并对中国社会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写出了小说《子夜》。《子夜》成为左翼作家及其他进步作家创作的样本,此后在文坛上又涌现出《一千八百担《丰收》《太平桥上《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这些作品因主要描绘城乡经济的破产,而被称为“破产小说”。破产小说既反映了新兴民族资本家在内外交迫下的困境,也反映了传统农民与小工商业者的悲惨境遇,对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破产小说抛弃浪漫和诗意,侧重于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经济关系的真实冷静描写但在描写劳苦大众生存本相时,不是施以传统文学那种恻农式的人道同情;在描写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地主阶级生存境遇时,也不是简单的进行道德批判,它猛烈抨击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世界秩序。

——摘编自金宏宇《文学的关怀——中国30年代破产小说综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破产小说”出现的经济背景,并指出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组中国古钱币。


图1:铸行于西域古龟兹国的一种通用货币,发现地在今新疆库车一带。一面有汉文篆体“五铢”、一面有龟兹文字,或“五铢”汉字与龟兹文字同铸于一面,又称为“汉龟二体五铢”钱。

图2:考古人员在新疆北庭故城的外城墙南门遗址发现。实际重量不再以锱、铢、两的二十四进制计量,开始以厘、分、钱、两的十进制去计量,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便利。

图3:近代以来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不断有永乐通宝的大宗发现。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从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图2、图3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具有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内文写于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其中《徭律》写道:朝廷征发徭役,如果耽搁了,要罚两副铠甲;迟到三五天,挨一顿骂;如果下大雨,可以暂停此次徭役征发。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认为秦朝法律非常严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史记》缺乏研究秦史的史料价值
B.睡虎地秦简能够与《史记》说法相印证
C.两则史料自相矛盾,无法判断真伪
D.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重证据探寻真相
9 . 唐朝景龙元年(707年)敕令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冶”,杜牧也曾写道“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但唐诗中仍多见类似“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等描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B.文学作品史料价值不高
C.唐朝后期市场限制放宽D.政府对基层控制力减弱
2022-05-08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3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